2012扬州怎么过年 2012扬州过年习俗

  摘要:旧时,新年初一子时一过(0点之后),便有些人家带上猪头(穷人改带一碗烧肉)、公鸡、鲤鱼、香烛、鞭炮,赶到土地庙去烧头香。求子心切的人家更是如此。烧完头香回来不能再睡觉,在家烘火、吃瓜子等待天亮。过年期间,避讳“死”、“坏了”、”不好了”、“倒头”、“毁乎”、“倒霉”等不吉利的话。

  家历的一月称为“正月”。“正”,本读“证”,到了秦初,因避秦始皇赢政之名讳,改读“征”。正月初一日,原叫“元旦”,后来采用公历,为避免混淆,便改叫“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

  传说远古时有一种长着一只角的怪兽叫做“年”,每到新旧岁之交(除夕到初一夜),总要来到人间吃人畜,人们都很骇怕,想尽办法躲过这一关。因此,把安全地度过除夕夜叫做“过年”。后来,人们发现“年”最怕红的颜色和响亮的声音,于是就于除夕晚在门上贴上红纸,夜晚敲锣鼓、放鞭炮。结果,年没敢来伤人,初一清早,人们见了面,知道夜来无恙,平安地度了年关,便互相庆贺,互道“恭喜”。于是,过年时门上贴红纸,敲锣鼓、放鞭炮,互相道喜的做法,就沿袭了下来。

  后来,人们感到过年时仅在门上贴红纸太单调了,于是就在红纸上写了字,并讲究字数对称、对仗,故叫“门对子”,又叫“春联”。

  推荐阅读2012扬州春节活动一览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