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节上海博物馆龙年迎春展免费参观

导语 2024春节期间,上海博物馆举办春光龙融——上海博物馆龙年迎春展,免费参观,春节期间有想参观的小伙伴提前预约起来。

  市文化旅游局介绍,值此甲辰龙年即将到来之际,上海博物馆携手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安博物院,举办“春光龙融——上海博物馆龙年迎春展”。

  展览于2024年1月26日起于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一楼大厅免费对外开放。

上海博物馆

  展览名称:2024春光龙融——上海博物馆龙年迎春展

  展览时间:2024.1.26起

  展览地点: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大厅)

  在十二生肖中,龙是最特别的一个——它是想象中的生灵,未曾见于现实之中。值此甲辰龙年即将到来之际, 上海博物馆携手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安博物院,举办“春光龙融——上海博物馆龙年迎春展”。展览于2024年1月26日起于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一楼大厅免费对外开放。

  本次展览,共展出8件不同时期、形象各异的龙文物精品,讲述中华龙形成与发展的传奇片段。从龙的早期形象代表之红山文化的玉玦形龙,到极少亮相的近代珊瑚龙,这些文物上的龙或爬行盘绕,或腾跃奔走,或姿态轩昂,或灵动可爱,它们是先民适应、改造自然的见证,也是多元文化艺术融合的写照。详见↓

  玉玦形龙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晚期(距今约5500—5000年)2003年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出土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这件玉玦形龙头部较大,双耳竖立,耳间有棱脊,吻部前突,用阴线雕出双目、口和鼻间褶皱。躯体弯曲呈玦形,缺口处有明显切割痕。颈部有圆孔,可以穿系。

  这类玦形器被认为是龙的早期形象,根据造型推测可能源自猪、熊或蚕等,因此也被称为“玉猪龙”,体现了龙文化起源的丰富性。玉玦形龙是红山文化的代表性玉器,也是先民用以沟通天地的圣物。

  龙纹盘  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前771年)

  上海博物馆藏

  商周青铜器纹饰中,常见龙的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爬行龙纹、卷龙纹和交龙纹。此件龙纹盘外腹部饰一周变形、无具象龙首的龙纹,内壁饰一周十二条首尾相接的鱼纹。内底中心为盘旋式的卷龙纹,龙首居中,有两圈眼眶,圆目突出,龙角和口部的形式比较特别,左龙角后有一小龙,龙首下有两条对称曲体的小龙;躯干右旋,饰麟纹,旁设两爪;盘旋式的躯干内还点缀着三角形和龙角形小块。

  盘主要和盉或者匜配套使用于盥礼之中。龙纹多与盘等水器结合,体现了龙与水的联系。

  金龙 唐代(618—907)

  1971年陕西省西安市郭家滩村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

  龙长首独角,巨目阔口,眼与耳下有三撮短须,作腾空奔驰状,脚爪锐利,爪为三趾。身躯较直,下部镂空处镶嵌绿松石。颈、背卷曲成尖角,长尾直伸,末梢勾卷。角、三爪及尾上各有一小孔,为穿铆钉之用,推测其应为某件器物上的装饰。龙鳞清晰细密,形态矫健有力,反映出唐代高超的工艺水平和审美趣味。

  原定唐代鎏金走龙,因春晚会场需要暂不能来沪,院方特提供此件文物与鎏金铜龙首银链以飨观众。

  鎏金铜龙首银链

  唐代(618—907) 1980年陕西省咸阳窑店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

  链身以银丝编结,配以龙首形锁头。龙首为铜质,表面鎏金,独角长嘴,巨目獠牙,大耳长须,鼻上卷,口含圆环锁扣。龙首与链铆接在一起,整器长达102厘米,重647克。根据相似文物判断,此链可能是僧人或居士佩戴的项链,意在礼佛护法。其制作精良,材料昂贵,侧面反映出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当时佛教寺院经济的发达程度。

  原定唐代鎏金走龙,因春晚会场需要暂不能来沪,院方特提供此件文物与金龙以飨观众。

  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金代(1115—1234) 上海博物馆藏

  敞口,弧腹,圈足。器身及足端皆满釉,釉色白中泛黄。口沿因覆烧无法施釉形成芒口露胎,以金属镶扣进行装饰。内壁模印云龙纹,龙身矫健,鳞甲细密,首尾相顾,腾跃于云气之中。这件龙纹盘工艺精湛,存世稀少,堪称佳作,可能为河北曲阳法兴寺遗址出土的数件云龙纹盘之一。

  宋代开始,龙的造型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范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宋郭若虚所著《图画见闻志》中总结出画龙“折出三停,分成九似”的理论。

  尤侃 犀角雕六龙杯

  明末清初(17世纪) 上海博物馆藏

  杯身祥云缠绕,云中六龙蟠绕穿行。整个画面云龙翻卷,气象不凡。雕工精致且气势浑厚,龙纹身姿夭矫,鳞爪森然,须鬣飞动,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杯身有阳文篆书“尤侃”款识。

  尤侃,字直生。生平年代文献无载,与康熙初曾入宫供奉的著名犀工尤通或有相干。传世具尤侃款识的犀角雕精品有数件,技艺之精湛均非一般匠人能及。考其作品风格,活动时间当在明末清初。

  景德镇窑青花胭脂红云龙纹双耳扁瓶

  清乾隆年间(1736—1795)上海博物馆藏

  该扁瓶的瓶身前后各以胭脂红彩绘一正面五爪龙,并以青花绘祥云环绕其间,青花深沉,胭脂红娇艳,两色相映成趣。扁瓶颈部以胭脂红彩书写异体“寿”字,寓意百寿吉祥。底部落青花六字篆书款“大清乾隆年制”。乾隆一朝多有对历代名瓷的临摹与仿烧,此类扁瓶应是借鉴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抱月瓶而来。五爪龙纹是清代官窑瓷器的御用纹样。不过最晚到乾隆初,这类纹样已经在民间使用。珊瑚龙

  近代上海博物馆藏

  此器以整枝红珊瑚株雕刻为游龙,颇为难得。龙回首摆尾,双目圆睁,巨口大张,口中含有可活动的宝珠,龙角后曳,挂有一包袱状的瑞器。龙身依珊瑚形态巧雕,背脊与龙鳞刻划清晰分明,四肢上雕有灵芝及攀肢小龙,形态各异,匠心独运。

  珊瑚是一种有机宝石,由海洋中珊瑚虫分泌出的石灰质堆积而成,可见红、白、蓝、金、黑等颜色,以红珊瑚最受喜爱。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珊瑚已被制作成护身符随身佩戴。在东方,珊瑚也同样被视为祥瑞幸福之物。龙形象的演变见证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多元融合,龙所代表的民族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开拓进取、自强不息。风起云从,龙腾四海,祝愿观众朋友们能从展览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春光暖意和昂扬生命力,获得新年腾飞的力量和信心。

2024上海春节活动推荐
活动推荐
春节灯会 春节庙会 春节烟花秀
特惠优选 春节电影票优惠券 春节免费景点
热点推荐
豫园灯会 今朝8弄春节活动 春节景区门票优惠
热门景点推荐
上海迪士尼新春活动 上海欢乐谷新春国潮节 海昌公园
上海植物园 枫泾古镇 七宝古镇
上海影视乐园 上海博物馆 上海春节86个热门活动汇总
古猗园新春游园会 上海博物馆东馆 辰山植物园
上海春节活动推荐
春节展览 无人机表演 新春音乐会
松江区民俗活动 春节舞龙舞狮 东方绿舟看龙
春节灯光秀 海昏侯文物展 皮影戏
除夕寺庙祈福 外滩景观灯开放时间 春节赏花好去处
春节关注
上海春节天气 春节上海限行通知 2024东方卫视春晚
春节地铁延时安排 春节快递安排 春节高速免费时间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上海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上博】即可在线预约上海博物馆春节迎新展,讲述中华龙形成与发展的传奇片段。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