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书展将于8月13日至19日举办
导语 2025上海书展将于8月13日(周三)至19日(周二)举办,着力打造“双主场+X+N”模式。
2025年7月16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5上海书展新闻通气会,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权衡介绍了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 者的提问。
盛夏八月,上海书展如约而至。作为全国和上海重要的文化节展品牌之一,也是《上海市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行动方案》 “书香上海”建设工程的重要载体之一,上海书展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自身的积淀、特色及规律性做法,也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2025上海书展体现两方面特征:一方面,上海书展既是图书展销集会更是全民阅读活动,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效并重”、提振行业信心、托举书业发展应是2025上海书展职责所在;另一方面,要把浓郁阅读氛围、立足图书展销与强化文旅商体展融合、进一步凸显上海书展溢出效应有机结合。在办展上坚持守好内容底线、做优图书展销、丰富阅读活动、融合文旅商体展、完善办展机制、强化运维管理。
2025上海书展主视觉是以翻开的书页为核心意象,书页通过柔和的渐变线条延伸打开,象征阅读带来知识的延展与心灵的开放。背景融合上海地标剪影,展现书展与城市文化的紧密联结。整体色调采用蓝紫与淡红渐变,营造出梦幻、宁静而富有未来感的阅读氛围,传递“我爱读书 我爱生活”的温暖主题。
2025上海书展宣传片是由上海书展吉祥物“逗点”轻启书页拉开序幕。镜头随之跃动穿梭,掠过上海璀璨的城市风景与大街小巷,来到上海展览中心重现往届书展人头攒动、书香四溢的热烈盛况。它以跃动的节奏,体现阅读是灵感迸发,是情绪激荡,更是一种城市活力的脉动。
(一)
总体构架与特色亮点
2025上海书展将于8月13日(周三)至19日(周二)举办,着力打造“双主场+X+N”模式。
一是推出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书城“双主场”,进一步提升服务空间,主会场规模将达到约4.2万平方米。
上海展览中心会场由主题展区、主宾省展销区、实体书店展销区、沪版图书展销区、全国图书荟萃展销区等构成。同步设置8个活动区域,继续举办上海书展主题出版研讨会、上海书展阅读盛典、开明出版传媒上海论坛、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推广活动、国际文学周等活动,集中打造“首发”“首展”“首签”,高质量举办重点图书推荐会、新书发布会、名家讲座、作者签售等特色活动。上海书城会场在现有店面安排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呈现好图书销售、阅读周边经济、出版IP主题展览三方面的联动。同步设置5个活动区域。按各自以往惯例,上海展览中心会场售卖门票,上海书城会场自由进出,将同步做好“双主场”之间的客流互导。
二是在全市范围打造多个“X”分会场,持续做好各区级分会场和若干实体书店、图书馆等特色分会场。不止于书、不止于展,呈现书展形态的多种可能,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营造“书香满城”浓厚氛围。
三是发挥全市各级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家门口”的作用,健全“文明实践+全民阅读”机制,突出“我爱读书,我爱生活”理念,精选“N”个书香浓厚、人流充沛、基础扎实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推动上海书展资源下沉一线。
在特色亮点上,2025上海书展推出六个“首次”做法。
一是进一步充分整合全市优质资源,首次推出双主场,并将书展活动阵地延伸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二是首次开设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五大文库”书架。三是首次举办“旧书新知”全国邀请展。四是首次设立长三角品牌实体书店展销区。五是首次发放上海书展惠民阅读券。六是首次将人工智能与图书内容转化、书展宣推呈现相结合,提升上海书展“科技感”。
(二)
立足图书展销根本,将新书好书奉献给读者
上海书展是我国年度重要图书新品首发地、面向个体读者的阅读风向标,全国最具影响的图书展会之一。2025上海书展立足图书展销根本,各参展单位将拿出各自精品力作。
比如,中国出版集团重点推出《复兴文库》《胜利与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连环画典藏》《古代汉语词典》(第3版)、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南史》、《文脉的演进:中国古代文学史讲录》以及“中华经典通识”“中华经典百句”系列丛书等。
又比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极简上海志》《上海抗日战争史》《精神之源》《刺秦》《不响》《谭其骧学术传记》《满天星斗:探寻中国早期文明》等,届时也会让读者眼前一亮。
还比如,湖南省是今年上海书展的主宾省,今年湖南出版带来《靠什么团结 凭什么胜利:中共七大启示录》《毛泽东文谭》《湖南为什么这样红》《亲爱的人们》《绣虎少年》《何以汉服:重新发现马王堆汉墓服饰》《古物说:文物中的古人日常》《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桃花源没事儿》《时间简史》(普及版)等图书,相信这些图书满载着浓浓的湖湘文化,会给2025上海书展增色添彩。
此外,上海各高校出版社、“社科文”出版社也将在书展上推出新书好书。《资本论》全译本初版装帧纪念版、《启航——党的诞生地为何在上海》《为国铸盾——中国原子弹之路》《上海历代著述总目》《东学西传文献集成初编》《中国译学大辞典(第二版)》《大国养老: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论纲》《城市更新:上海实践与创新》等。各参展机构的图书正源源向上海集聚。
(三)
文旅商体展联动,强化上海书展溢出效应
今年上海书展,在上海展览中心会场展场内,各主要参展出版集团、出版社除了进行图书销售、阅读活动之外,文创产品、“谷子”周边也将是其展销的一部分。与光明乳业开展边界合理、相互赋能的文化商业合作,探索上海书展IP与商业品牌的融合创新实践。户外空间,将在傍晚时分开始,用好喷水池广场、西花园、东花园等场地,推出“阅界夜市”。
在上海书城会场,将举办阅文十周年IP主题展、书城热门图书IP展、旅游+非遗体验等活动,联合上海市旅游协会推出3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推出“书展一日游”经典路线,吸引外地游客与本地人群。
同步,2025上海书展还将强化与上海展览中心所在的静安属地及周边区的跨界合作,以“票根经济”为杠杆,“小券”撬动“大消费”。
(四)
强化营运保障,确保万无一失
上海将全力以赴,围绕安全和服务这两方面,确保2025上海书展顺利举办。现场营运上,今年的天气比较特别,上海书展未雨绸缪,做好防暑、防雨、防汛预案及应对。书展现场将提升防暑降温、便利餐饮、医疗保健等现场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关怀“一老一小”等弱势群体,设置残障人士及老年人群体专用通道,提供更好的现场阅读体验。新增电子导览设备,进一步丰富细化导览内容,优化安保、志愿服务力量配置,加强现场巡查及引导服务。
上海书展既是图书展销集会更是全民阅读活动。为此,全市层面积极打造区级分会场,让上海书展成为全市范围的阅读乐事、文化盛事,让“书香满城”的阅读氛围在八月申城进一步浓郁、发散、驻留、生根。
2025上海书展区级分会场基本情况
浦东新区推出“品书香、愈时光”分会场,组织策划特色文化阅读活动;
黄浦区围绕“当古典遇到古籍”主题,结合“昆曲雅音会”开展阅读活动;
静安区设置区图书馆、中信泰富广场两个分会场,揭幕首家“声音书店”;
徐汇区以“书香光影 阅读的姿态”为主题,推出“寻光之夜”阅读嘉年华;
长宁区参与主办第二届“书香上海·东方阅读盛典”,开启“悦读长宁·东方读书会”系列活动;
普陀区以“游‘半马苏河’,品书香普陀”为主题,组织各类阅读活动;
虹口区承办“国际文学周”的主论坛和诗歌之夜,组织系列阅读活动;
杨浦区承办“全国知识博主大会”,开展巴金纪念展、“百廿(niàn)复旦、智汇杨浦”等活动;
宝山区以红色传承、亲子阅读、公益捐赠等为重点组织阅读活动;
闵行区以“书香悦读”“书海寻踪”为主题,启动“一书一世界”闵行夜读周;
嘉定区以“我嘉‘书’适圈 阅动DNA”为主题,在安亭黄渡“我嘉邻里中心”开展阅读活动;
金山区紧扣“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主题,依托区图书馆,围绕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特色文化等开展阅读活动;
松江区在云堡未来市艺术城举办“读书不止、实践不止”主题活动;
青浦区围绕以“阅江南”主题开展长三角历史文化名人文献展、清溪讲坛等活动;
奉贤区依托区图书馆等场所,开展“乡村读行”等阅读活动;
崇明区深化“书香瀛洲”阅读品牌,组织名家海岛行、读书分享等系列活动。
热点问答
01
Q:怎么看去年书展盖章和文创火过了买书?今年如何与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
A:2024上海书展,存在一些读者为敲章而排队的情况,事实上,这是去年全民敲章风吹到上海书展的具体表现。同样,读者对多家出版社的文创产品也给予了充分肯定,比如上海译文社“七海制作局”的周边产品。如果上海书展能给读者带来更多的逛展乐趣和情绪价值,我们乐见其成。但我更想分享一组数据,2024上海书展线下图书销售总码洋4981万元,较2023年增长约35%,文创产品销售收入576万元,这是首次数据统计的结果。我们看到的是,广大读者去年对图书、文创都很喜欢,而图书销售再创新高,充分体现了上海书展立足图书展销这一根本。2025上海书展上,我们会继续做好工作,满足读者多元文化需求,将更好的图书、文创产品呈现给读者。
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也是今年上海书展的一个重点,前面已经介绍了面上的情况,我再补充一些操作细节。
以上海展览中心所在的静安区为例,我们做三方面联动。一是聚焦“书展+消费”,推出“逛书展·游静安”一本通,包括观众逛展最关心的停车、餐饮、购物、住宿等便民信息,以及外地观众到访静安最值得的商圈首店、黑珍珠餐厅、Citywalk宝藏地、城市阅读空间等打卡攻略。持续开发“票根经济”,联合书展周边商场、展览等推出凭票、凭证享优惠活动。二是依托“书展+品牌”,联合沪上新晋顶流静安“路易威登非凡之旅展览”,在“路易号”现场推出沉浸式“书装”体验空间,结合品牌历史展陈、时尚演艺,构建“可逛、可拍、可购”的文旅消费新场景。联合世纪出版等头部机构推出“静安首发”计划,在中信泰富广场、静安嘉里中心、兴业太古汇等商圈设立新书首发展台,实现文化IP与商业空间的价值叠加。三是融合“书展+旅游”,推出“静安书香之旅”精品线路,串联张爱玲故居、静安寺、四行仓库等文化地标。制定多类型优惠票价,组织博新全宇宙“印象派之夜”、富图格雅影像艺术中心等区内热门展览活动开展特惠观展活动。协调滴滴打车,在书展期间为打车目的地为书展双主场现场的乘客提供“专属优惠券”。
此外,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举办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将于8月17日闭幕,这个时间正是上海书展火热举办期间。上海书展得到上海博物馆大力支持,与上海博物馆联动推出8月13日至16日“日读上海书展,夜游古埃及文明展”活动,以及,8月13日至17日抽取上海书展幸运读者,获赠古埃及文明展日场赠票。我们正在制订具体参与规则,书展开展前,再告知市民读者。
02
Q:在“双主场+X+N”总体构架中,您提到了首次将上海书展资源下沉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能否具体做些介绍?
A:前面提到,2025上海书展推出六个“首次”做法,其中之一就是进一步充分整合全市优质资源,首次推出双主场,并将书展活动阵地延伸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从2021年起,上海就将推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资源共享、活动互通,作为完善全民阅读服务体系的重要方式,5年来打造了一批市民群众“家门口”的阅读空间。此次,我们从中精选了46处“书香浓厚、群众欢迎、基础扎实”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为2025上海书展组成部分之一,承接上海书展相关资源。
一方面,通过这些阵地发布书展资讯、服务市民购票、营造宣传氛围,帮助更多市民读者及时了解本次书展有关动态。比如,松江区的阵地、松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点(云堡未来市)就选在大型居住社区周边,是一处自带流量的公共文化空间,是服务群众的优选之地。另一方面,通过“文明实践+全民阅读”机制,配送上海书展相关的图书签售、作家交流、阅读活动等资源至基层阵地,让更多市民读者就近体验“我爱读书,我爱生活”的书展氛围,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助力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建设。
03
Q:每年书展的顺利举办都离不开精细化的运营保障,尤其是安全和服务。面对今年书展规模大、活动多、新增夜间项目以及可能的极端天气等挑战,在运营保障体系,特别是安全管理和观众服务方面,上海书展有何考虑?
A:安全和服务是书展成功举办的基础首要条件,我们将始终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最高原则。在总结2024上海书展经验的基础上,对于2025上海书展上海展览中心主会场,我们今年进一步优化提升,筑牢运营保障体系。
展商服务上,安全为本。严格执行搭建安全标准,落实货运通道专线管理,加强安保安检力量配备,每日开展易燃物品清场检查,确保篷房设施抗风防雨达标。特别针对“阅界夜市”新增夜间照明及安保专班,制定人流疏导应急预案,保障展商布撤展及运营安全。
观众服务上,细节优化。重点关注“一老一少”,增设助老助幼及特殊人群专用通道,提供轮椅租赁、代购票务等便利服务。在做好线上发售的基础上,于展会现场设置便民服务点,为老年及特殊人群提供现场购票服务。针对八月高温天气,在读者排队区域搭建遮阳篷房并配置雾化降温喷雾。制定台风等极端天气的应急预案,强化防暑、防雨、防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