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十大挖野菜地图指南

导语 南京春日流行吃野菜,告诉你哪里能挖野菜。本地宝小编精选南京挖野菜地图指引。

  南京野菜民俗>>>

  传说中的“八野之乡”

  “南京一大怪,不爱荤菜爱野菜”,南京人熟知的这句民谚生动地反映了人们爱吃野菜的习俗。南京民俗专家王涌坚告诉记者,食素、食野菜的食俗全国各地都有,但人数之众,历史之久,以及野菜品种之多,都以南京为最。每年春天,南京人的菜篮子里都少不了芦蒿、马兰头、荠菜、菊花脑等野菜。

  王涌坚说,南京是全国有名的“八野之乡”。所谓“八野”分为“水八鲜”和“旱八鲜”两类。其中“水八鲜”指的是菱、藕、茭瓜、茭儿菜、慈姑、芡实(鸡头米)、荸荠和水芹等。“旱八鲜”指的是荠菜、芦蒿、马兰头、枸杞头、苜蓿头、马齿苋、鹅儿肠和香椿头等。后来,“八野”还包括了频频出现于夏秋餐桌上的菊花脑。

  “南京人在春天挖野菜、吃野菜的民俗由来已久,在全国堪称一绝。由于南京地形多丘陵、江湖,且冬暖夏热四季分明,十分适合野菜的生长。”王涌坚说,清人张通之在《白门食谱》中就记载了后湖菱白、莫愁莲藕、东城百合、西城白芹、北城生姜、石城老北瓜、板桥萝卜、四山雷菌、三牌楼春笋、王府园苋菜、清凉山韭黄、江心洲芦笋和嫩蒿等。在南京生活60多年的曹雪芹全家也非常爱吃南京的蔬菜和野菜,并在文学巨著《红楼梦》中屡屡提及,比如在六十一回提到了晴雯要吃芦蒿,探春和宝钗要吃“油盐炒枸杞芽儿”。2006年,“南京野菜”还作为南京的一大特色文化,整体打包申遗,荣登“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名单。

  王涌坚说,由于南京历史上朝代更替频繁,战祸连绵不断,老百姓经常食用野菜充饥。如太平天国天京被困达11年之久,最后粮食将尽,全城军民食草充饥,天王洪秀全带头吃野菜并赐名为“甜露”。还有日寇侵华,南京人民又一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食用野菜充饥。慢慢地,人们发现野菜还有药效,具有养生功能,所以野菜逐渐成为了南京百姓最喜爱的家常菜,也因此进入了宴会餐桌,成为中外宾客偶尔尝鲜的金陵土菜。记者 徐昇

  相关链接>>>

  南京中医

  推荐野菜食谱

  马兰头竹笋汤

  材料:马兰头250克,竹笋150克,盐3克,味精1克。

  做法:将马兰头、竹笋洗净,切段备用;将马兰头及竹笋段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熬汤;加入盐、味精,调味后去渣饮用。

  香椿头炒鸡蛋

  材料:香椿150克,鸡蛋400克,盐3克,料酒2克,植物油25克。

  做法:将香椿头洗净,用开水烫一下,捞出过油过凉切末;将鸡蛋磕入碗内,加入香椿、盐、料酒,搅成蛋糊;炒锅注油烧至七成热,将鸡蛋糊倒入锅内,翻炒至鸡蛋嫩熟,淋上少许熟油,装盘即可。

  枸杞头炒竹笋

  原料:枸杞叶500克,竹笋50克,姜5克,盐3克,料酒5克,白砂糖3克,味精2克,植物油20克。

  做法:将枸杞头去杂洗净,沥干水。竹笋去壳洗净煮熟,切成细丝。炒锅加油烧热,热到八成时,投入枸杞头、笋丝一起煸炒,加精盐、料酒、白糖、味精,烧沸起锅,装盘上桌即成。

  荠菜豆腐羹

  材料:荠菜75克,豆腐(南)200克,香菇(干)25克,竹笋25克,水面筋50克,胡萝卜25克,盐3克,味精1克,姜3克,香油1克,植物油10克,淀粉(豌豆)5克。

  做法:嫩豆腐切成小丁;水发香菇切小丁;胡萝卜洗净,入开水氽熟后,切成小丁;荠菜洗净,去杂,切成细碎;熟笋(煮熟)和面筋也切成小丁待用;炒锅下生油,烧至七成热,加鸡汤、精盐、豆腐丁、香菇丁、胡萝卜丁、熟笋丁、面筋、荠菜,再加入姜末、味精;烧开后,用水淀粉10克(淀粉5克加水)勾芡,出锅前淋上香油,装入大汤碗即成。杨璞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