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植物园好玩吗 上海植物园游玩攻略
导语 上海植物园好玩吗?上海植物园游玩攻略,上海植物园门票,上海植物园票价,上海植物园地址,上海植物园交通。上海本地宝小编为您一一详解。
上海植物园占地81公顷,1978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园内设有盆景园、牡丹园、蔷薇园、竹园等十几个专类园区。其中盆景园占地3.3公顷,汇集了以海派盆景为代表的精品近千盆,为国内最大国家盆景园之一。
全园展出、游览区域约60万平方米。展出区域没有照搬一般植物园通常的分区方法,既宣传植物的科学知识,又展现多彩多姿的园林风貌。
园内分植物进化、环境保护、人工生态、绿化示范等4个展出区和黄道婆庙游览区,各区下又分若干小区。各小区以专类植物为主景,配以园林建筑小品,形成不同意境的园林景观和植物季相特色的山水园。
1.植物进化区
位于园中部,面积32.2万平方米,占全园展出区域的62%。区的北、西、南三面环河,区中曲水萦回,聚于中央而成水生植物池,环池四周有蕨类园、松柏园、木兰园、牡丹园、杜鹃园、蔷薇园、槭树园、桂花园、竹园。区内地形起伏,亭廊台榭与花丛草地交相辉映。
植物楼:位于园中部南侧,处于全园的中心点,东有干道直通东南园门。楼系两层现代展览馆,混合结构,面积4420平方米。
一楼设置“生命的起源”和“植物的进化”两个展馆,以模型景箱、标本图片展示生命的起源,和植物从无到有、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过程。
二楼设科普报告厅和植物展览大厅。植物楼的北侧和西侧由香樟、龙柏、银杏、桂花树等高大乔木组成绿色屏障。
南侧庭园中央有一水池,太湖石驳岸,池周围黄馨低垂。东南通过临水平台隔湖与环境保护植物区相望。
水生植物池:位于植物进化区中央偏西南,面积7080平方米。池西岸有座双坡面敞廊式水榭,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105平方米。池内植睡莲、荷花、芡实、花叶水葱等水生植物。
蕨类园:位于水生植物池东侧,占地1.2万平方米。园内有座双层顶伞形荫棚,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430平方米。园中种植铁线蕨、凤尾蕨、鳞毛蕨、贯众、海金沙等10种蕨类植物。
松柏园:位于水生植物池东北部,占地8.3万平方米。园内丘陵起伏,群植雪松、白皮松、龙柏、中山柏、罗汉松、香榧、水杉、墨西哥落羽杉、池杉、日本柳杉等54种裸子植物。
木兰园:位于松柏园与水生植物池之间,占地1.5万平方米。园内有只仿玉兰花型的圆亭,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28.2平方米。园中种植白玉兰、二乔木兰、广玉兰、黄山木兰、天目木兰、鹅掌楸、乐昌含笑等36种木兰科植物。
牡丹园
牡丹园:位于水生植物池北,占地3.6万平方米。园内建牡丹亭、牡丹厅和长廊,均系仿明清建筑,砖木结构,面积分别为16、54、72.5平方米。园内种植牡丹150个品种和芍药近万株,其中有被誉为牡丹中的花王姚黄、花后魏紫,以及枣红色的首案红、青白色的昆山夜光、肉红色的胡红,还有紫乔、洛阳红、大棕紫、玉楼春、乌龙卧墨池、晨玉、紫斑等精品。
每年四五月间,牡丹、芍药争先怒放,满园姹紫嫣红,成为沪上赏牡丹的最好去处。园内还配植香樟、月桂、杜英、紫椴、杜仲、红果榆、枫香等86种乔灌木。
杜鹃园:位于水生植物池西北,占地3.4万平方米。园内植春鹃、夏鹃、毛白杜鹃、西洋鹃、云锦杜鹃等各种杜鹃5000多株。
园南有座钢筋混凝土廊架,面积75.4平方米,廊侧植猕猴桃2种7株。
园西北是片柿林。北部主要种植秤锤树、野茉莉、小叶白辛树、赛山梅、垂珠花等野茉莉科植物。
蔷薇园:位于水生植物池南侧,占地3.4万平方米。园内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廊式蔷薇棚架一座,面积166.3平方米。园中植垂丝海棠、樱花、梅花、桃花、棠梨、山楂、紫荆、合欢等97种蔷薇科、豆科植物,仅月季就有150个品种近万株。除了隆冬,园中花开不绝。
槭树园:位于水生植物池西,占地5万平方米。园东有一个面积1480平方米的水池,池周围铺设1300平方米的草坪。池北侧的红云亭为砖木结构,四角高翘,青瓦攒尖顶,面积12.25平方米。
园内以槭树科植物为主,共有160多种植物。红云亭北山坡植山茱萸科植物,春日绿树白花,一片清香。园西紫薇区种植紫薇、浙江紫薇、石榴、栾树、无患子等乔灌木。
园东南为占地460平方米的葡萄区,植葡萄、刺葡萄、雀梅藤、南蛇藤等以藤本为主的植物。园东、南部占地1万平方米的红枫区,植红枫、羽毛枫、樟叶槭、中华槭、罗浮槭,并配植黄栌、火炬树、乌桕等色叶树,深秋层林尽染,令人赏心悦目。
桂花园:位于蔷薇园南,占地1.9万平方米。园内有座菊艺廊,混合结构,面积112平方米。园中植桂花、女贞、光缘苦枥木、白腊树、丁香、金银木、木绣球、荚蒾、锦带花等86种植物。
竹园:位于桂花园东,占地3.2万平方米。园内有座仿傣家的竹楼架于溪水之上,为钢管仿竹结构,面积64平方米。园中植孝顺竹、刚竹、早园竹、鸟哺鸡竹、金镶玉竹、紫竹等85种竹类。
2、人工生态区
位于园东南部,占地11.6万平方米。区内地势平坦,园中两条东西向的主干道横贯于南北面。
草药园
位于本区东南,占地2万平方米。四周有围栏,园门西向,门内为钢筋混凝土的李时珍塑像,高2.5米,基座高0.65米。园东有高4米的黄石假山与砂积石假山各一座,占地分别为800平方米和200平方米。
园西建面积20平方米的竹亭和面积55.29平方米的竹制棚架。园西北有一座面积98平方米的砖木结构温室,用于培育不耐寒的药用植物。园内有一面积840平方米的水池,池内种植水生药用植物。全园共植草药600多种。
盆景园
盆景园
位于本区西北部,占地4.1万平方米。由周在春负责规划,周在春、章怡维、颜文武设计。园由序景、树桩盆景、山石盆景和服务等四个区组成。
园内有竹亭、竹廊、树皮亭、柴门、藤架和青瓦粉墙的展室,构成江南庭院式园林。序景区里的盆景博物馆第一馆为砖木结构,面积115平方米;第二馆为混合结构,面积374平方米。
两馆均系江南民居式建筑,馆中陈列中国盆景发展的史料,重点介绍海派盆景资料。
区内展出“迎客松”、“松鹤延年”、“枯木逢春”等巨型盆景。“枯木逢春”中的一株石榴,是清乾隆年间所植,至今已有240余年,树心已经枯空,满身疮痍,但依然叶茂花盛,果实累累。
树桩盆景区中有一条曲曲折折的混合结构游廊,总面积为563平方米。游廊将全区分割成多个小院,院中陈列各式树桩盆景千余盆,虬枝横空,古朴入画。游廊两面空敞,下置围栏,各院落有相对的两门可出入。
雨天或烈日当空时,游人在廊中就可以观赏到两旁院落中的盆景。
区内劲松院的松柏类盆景有五针松、罗汉松、黑松、真柏、桧柏、金钱松、矮紫杉等树种,苍松翠柏、古朴素雅。花果院的花果类盆景有梅、榆、紫藤、海棠、石榴、红枫、火棘、胡颓子、腊梅等树种,铁干银枝,繁花硕果。
小型、微型盆景展览原来是在一座名四景轩的仿明清建筑内。
轩为混合结构,面积322平方米。轩中陈列的都是在数寸方圆的小盆中栽种的各种小树桩,远望犹如掌上之物,近观却有旷野林木之姿。1995年移小、微型盆景于展览温室内。
温室为八角形,混合结构,面积443平方米。山石盆景区的水石盆景馆系仿明清建筑,混合结构,面积449平方米。入口处有长达7米的以斧劈石制成的桂林山水盆景,气势雄伟。
馆内陈列以斧劈石、英石、石笋、钟乳石、太湖石、浮石、砂积石、海母石、芦管石等各种石料制成的水石盆景共28盆,把各种山川奇景尽收于咫尺之间。
三花(茶花、杜鹃花、兰花)区 位于盆景园南侧,占地4000平方米。兰室为江南民居式,砖木结构,面积418平方米。室内盆栽兰花230个品种约2.1万株,主要有绿云、宋梅、大富贵、龙字、素蝶、环球荷鼎、程梅、金奥素等品种。
区内原来种植皇冠、影都、东方亮、粉球、深桃宝珠、黑尔片、墨光锦、黄海内珠等200个品种约4000株茶花。盆栽杜鹃150个品种约3500株,主要有玉蝴蝶、紫绞、虾蛦锦、皇冠、锦司、锦袍、四海波、青莲等品种。
1995年茶花、杜鹃花已迁至盆景生产区内。
展览温室
模拟展览温室
位于本区中部偏北面,三间分别高10米、8米、7米的钢结构温室联为一体,面积785平方米。室内种植54科205种675株热带、亚热带植物。
10米高温室主要培植棕、王椰、假槟榔、华盛顿蒲葵、散尾葵、龙血树、木棉,配植芒果、香蕉、龙眼、荔枝、洋蒲桃等果树。
8米高温室主要培植红花羊蹄甲、黄花夹竹桃、鸡蛋花、大鹤望兰、花叶橡皮树、榕树、南洋杉、柚子、巴西红果等南方常见的观花、观叶、观果植物。
7米高温室六角形,模拟沙漠生态,主要培植仙人掌类及其他多肉多浆植物。
3.环境保护植物区
位于园中部南面,占地3.07万平方米。区内种植对有害气体的抗性植物,包括能吸收有害气体的夹竹桃、臭椿、罗汉松、女贞、香樟、大叶黄杨、广玉兰、桑、构树等植物,以及能指示某种有害气体污染程度的雪松、金丝桃、酢浆草、桃等植物。
区内建混合结构环保宣传廊,面积144平方米。本区主要是宣传发展绿化、保护环境的知识,向工矿企业推荐适用的环保树种。
黄石假山
位于园东南部,占地392平方米,高7.5米,全部用黄石堆叠而成。山前为通向一号门的主干道,干道两侧种植高大挺拔的广玉兰行道树,气势雄伟。山后干道以人字形分成南北两条深入园的腹部。
4.绿化示范区
位于园东北部,占地4.44万平方米。区内设有垂直绿化、绿篱、草花、地被、草坪和屋顶绿化等示范小区,种植的大多是从外地或国外引种的新种类,配以廊、榭、棚架等园林建筑小品,景色优美。
垂直绿化小区
垂直绿化小区
位于本区东北部,占地540平方米。为表现垂直绿化的形式与效果,小区内有一组园林建筑。临水处建绿萝榭,双层,混合结构,面积70.3平方米。混合结构的屏风式篱架,一列长52.5米,高2.5米;另一列长20米,高3米。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人字形廊式棚架,面积415平方米,廊内设坐椅。在这些建筑上攀援着猕猴桃、常绿油麻藤、广东蛇葡萄、鸡血藤、异叶爬山虎、山荞麦、美洲南蛇藤等30余种藤本植物。
绿篱小区 位于本区中部,占地187平方米。区内种植浓香茉莉、豪猪刺、刺梨、蚊母树、厚皮香等新型绿篱材料。
草花小区 位于本区南部西侧和北部东侧,占地1160平方米。区内植角堇、球根鸢尾等一二年生和多年生宿根、球根花卉。
地被植物小区 位于本区南部东侧,占地920平方米。区内种植荷兰菊、钓钟柳、大滨菊、丽蚌草、金鸡菊、花叶蔓长春花、韭兰、过路黄等多种地被植物,绿叶葱葱,色彩艳丽。
草坪小区 位于本区南部北侧,占地1400平方米。种植细叶结缕草、马尼拉草、本特草、早熟禾等草坪植物,宛如一片绿茵地毯。
屋顶绿化小区 位于本区中部南侧,占地212平方米。种植矮锦带花、六月雪、紫叶小檗、小叶扶芳藤、花叶玉簪、金钱蒲等10多种宜于屋顶绿化的植物。
5.黄道婆庙游览区
位于绿化示范区以北的园东北部,由黄母祠、陈列馆及展廊、游憩区三个部分组成,占地4200平方米。
黄母祠
黄母祠 位于本区中部,始建年代有两说:一说为元代;一说为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龙华里人张之象建,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此后,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及1957年两次重修,在“文化大革命”中损毁殆尽,1991年又重建。
现为六架梁五开间,歇山顶、砖木结构,面积84平方米。祠堂正中有尊玻璃钢的黄母半身塑像,高1米,基座高1米,神态庄重。祠内陈列黄道婆生平事迹。
陈列馆及展廊 位于黄母祠北侧,五开间悬山顶的陈列馆与三曲展廊连成一体,均系砖木结构,面积分别为87和123平方米。馆内陈列中国棉纺织生产发展的历史资料。
游憩区 位于本区西南部,占地2700平方米。中央为莲花池,面积150平方米,池内植荷花。池西浮雕墙长14.2米,宽3.6米,底座高1米,墙上砖雕图案为古代植棉、脱棉籽、纺纱、织布等纺织工艺流程。
池南的上智舫三面临水,砖木结构,面积27.7平方米。区内主要种植银杏、桂花、腊梅、红枫、青枫、桑树、枫香、结香、杜鹃、十大功劳、刚竹等乔灌木,景色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