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妮基圣法勒和沈远展门票+时间+地点
导语 今年夏季,展览「她:妮基·圣法勒和沈远」将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为观众带来两位艺术家创作生涯中的经典作品。
时间:2018年8月18日—10月14日 11:00-19:00(18:00 停止入场) 周一闭馆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楼 上海黄浦区花园港路200号
门票:(活动已结束,购票通道已关闭)
今年夏季,展览「她:妮基·圣法勒和沈远」将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为观众带来两位艺术家创作生涯中的经典作品。展览首先向妮基·圣法勒创作于1966年的里程碑式作品《Hon》致敬,这是当代女性艺术创作史上最早的大体量作品之一。“Hon”在瑞典语中意为“她”,展览以形态抽象的“Hon”联结“女也”,旨在构建不同时空背景下两位艺术家的对话关系,展现她们的创作机缘与内心默契。
妮基·圣法勒 《加州日记(加利菲亚女皇)》
沈远,《白费口舌》
两位艺术家虽未曾谋面,却因冥冥之中的巧合牵连了彼此。妮基·圣法勒出生的年月正好与沈远父亲相同,圣法勒成为艺术家时沈远恰好出生。当然,沈远认为她与圣法勒的交汇点远不止于这些。作为女性艺术家,她们艺术创作的表达方式不谋而同;她们的作品中皆运用了许多女性特质,例如肢体语言;由于文化双重性的经历,她们的作品皆体现了文化的多元性、复杂性与包容性。
妮基·圣法勒 Niki de Saint Phalle
妮基·圣法勒肖像照
1930年生于法国塞纳河畔的纳伊市,2002年逝世于美国加州的拉霍亚市,其创作形式多样,涉及拼贴、雕塑、版画、电影等媒介;取材广泛,个人心史、神话传说等均构成她的灵感来源。上世纪60年代初,在抽象绘画依然占据西方艺术主流的时候,没有接受过学院教育的妮基就以闯入者的姿态现身艺术界,她向隐匿在石膏装置中的颜料射击,让色彩在画布上泼溅,创造了著名的“射击系列”绘画,由此成为欧洲“新现实主义”的核心人物之一,引领了绘画与雕塑的“观念化”转向。从60年代中期起,妮基·圣法勒开始着手创作她最具标志性的“娜娜”系列,一个个形象丰腴而自由的雕塑从她手中诞生。随后,她创作了诸多体量巨大的作品,并率领团队完成了意大利托斯卡纳塔罗公园等雕塑群落项目。1990年代早期,艺术家移居美国,《加州日记》系列丝印版画即以这一时期的生活为蓝本。
沈远 Shen Yuan
沈远肖像照
1959年出生于福建仙游,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20世纪80年代初期,沈远求学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在当时的风潮引领下逐渐展开实验艺术创作。90年代初期,她移居法国,环境的变化与文化的断裂激发了她对身份与语言问题的思考。沈远擅长使用日常物件进行创作,偏爱那些转瞬即逝和难以使用的材料,她认为"赋予事物以新的价值,正是艺术家的责任所在"。在其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编织、刺绣、头发、鞋子等素材,既映射着朴质的女性经验,也指向宏大的女性话语。近年来,沈远的创作更直接与其四处游历考察的见闻有关,体现了她对急剧变动的世界的敏锐捕捉。
如何抵达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花园港路200号
<地铁>
4、8号线“西藏南路”站2号出口,直行至南车站路右拐,沿南车站路直行至花园港路(步行约15分钟);
或出站后前行1分钟于“中山南路西藏南路”站搭乘公交车1212路
<公交>
“苗江路望达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站(1216路,浦西滨江1路);
“中山南路南车站路”站(45路、66路、109路、144路、306路、327路、780路、869路、大桥六线,下车后步行约10分钟或骑Mobike单车*)
<自驾>
内环高架西藏南路口下,驶至南车站路右拐,直行到底即花园港路(从徐家汇驶至当代馆约25分钟)
<停车>
馆内未设停车场,停车请至:
望达路停车场(步行至馆约3分钟)
半淞园路停车场(近苗江路,步行至馆约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