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翔古镇小笼包开始 玩转南翔
导语 南翔古镇,淳朴,安静,端庄,典雅,想一个安静的女子,却又很亲切。你又去过南翔古镇吗?从一口小笼,玩转南翔。
这么好吃的南翔小笼是怎么来的呢?
清代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南翔镇日华轩点心店主黄明贤对大肉馒头采取重馅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以精面粉为皮,手工剁制的猪腿精肉为馅,加上肉皮冻,最独特的是用隔年老母鸡炖汤,煮肉皮成冻,拌入肉馅,馅里撒入少量研细的芝麻,加入蟹粉或虾仁或春笋,每两面粉制作10只馒头,每只加馅3钱,折褶14个以上。上笼蒸时要严格控温、压力和火候,根据温度调整3-10层的笼屉高度,旺火沸水蒸5分钟,出笼时呈半透明状,小巧玲珑。拨开小笼包的面皮,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味诱人的肉馅,一同造就了独一无二的美妙口感。
达人支招
外带小笼要注意点啥?
南翔很多小笼店都有半成品出售,但要注意是当天包的才新鲜。如果是店主从冰箱里拿出冻得棒棒硬的速冻小笼,可能带回去蒸熟后,小笼里的汤水就没有了。
南翔小笼文化展
2007年至今,南翔镇每年都会在9月底至10月中下旬举办为期近一个月的南翔小笼文化展,现如今已经成为上海旅游节的一道亮丽风景。通过千桌万人小笼宴、南翔小笼制作电视大赛、老外学做小笼包、长三角非遗项目展示周、“南翔四小笼”评选等活动,使得南翔小笼馒头制作技艺和小笼文化得以传播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