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解读
导语 3月25日,上海统计局发布2024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3926.71亿元,比上年增长5.0%
十三、人口和就业
至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480.26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96.77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83.49万人。全年常住人口出生11.8万人,出生率为4.75‰;死亡15.6万人,死亡率为6.28‰;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3‰;常住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07.2。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2.17万人(见图4),全年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6677人,新消除零就业家庭46户。全年创业帮扶19930户,帮助15819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全年共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87.14万人次,共支持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11661人,新增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5.93万人次。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4.2%。至年末,全市户籍城乡登记失业人数16.39万人。
十四、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抽样调查,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366元,比上年增长4.2%(见图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095元,增长4.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644元,增长6.2%。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2722元,比上年增长0.4%。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4980元,增长0.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320元,增长5.0%。
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69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4元。
至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7.57平方米。
至年末,全市共有1714.06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71.1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至年末,全市共有1631.35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388.8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年内新增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43家、老年助餐服务场所480个、养老床位4385张,改造老年认知障碍照护床位3210张。至年末,全市共有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529家,老年助餐服务场所2406个。全市共有养老机构693家,床位数16.99万张,其中,社会投资兴办养老机构332家,床位数9.18万张。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51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1595元,同步调整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等社会救助标准。全年各级政府支出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5.68亿元、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1.67亿元、刚性支出困难生活救助资金0.04亿元、临时救助资金0.08亿元、粮油帮困资金0.81亿元。
全年全市共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约8.87亿元。其中,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3.74亿元,累计惠及近8.66万残疾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约5.13亿元,累计惠及近21.98万残疾人。落实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对申请2023年度社保补贴的492家企业经审核后发放1.01亿元社保补贴,惠及沪籍残疾职工9066人。
至年末,全市共有713名机构养育孤儿、122名社会散居孤儿、1564名困境儿童享受基本生活保障,95名在学在读孤儿享受“孤儿助学”补助资金。
十五、环境保护
全年全社会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约1049亿元,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0%左右。
全年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为88.5%,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二氧化硫年日均值7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日均值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4%;细颗粒物(PM2.5)年日均值28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二氧化氮年日均值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2%;一氧化碳第95百分位数为1毫克/立方米,同比持平;臭氧日最大8小时第90百分位数为1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9%。
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070.75万立方米,比上年末提高4.7%。全年全市清运生活垃圾968.9万吨(干垃圾+湿垃圾),日均2.65万吨。其中干垃圾631.0万吨,合17240.4吨/日,同比减少0.1%;湿垃圾337.9万吨,合9233.2吨/日,同比减少2.2%。生活垃圾焚烧处置量19804.8吨/日,湿垃圾资源化利用量6668.8吨/日,填埋0吨/日。已建成焚烧厂15座,焚烧能力28000吨/日;湿垃圾集中处理设施11座,资源化利用能力8900吨/日,另有分散处置能力1493吨/日,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共10393吨/日。生活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能力3.84万吨/日,另有应急填埋能力5000吨/日。可回收物收运量291.81万吨,合7972.9吨/日,同比增长3.6%;有害垃圾收运量733.2吨,合2吨/日,同比增长0.2%。
全年新建绿地1040公顷(其中公园绿地512公顷)、绿道229.77公里、立体绿化43.7万平方米。全年新增城乡公园141座,全市各类城乡公园数量达到973座。
十六、生产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
全年工矿商贸(含建筑业、化工、工贸,生产经营性火灾等)、道路运输、水上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农业机械、渔业船舶等行业领域,共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382起、死亡395人。其中,工矿商贸183起、死亡186人;道路运输190起、死亡200人;水上运输7起、死亡7人;农业机械1起、死亡1人;铁路运输1起、死亡1人;航空运输以及渔业船舶2个行业领域未发生死亡事故。
全年全市食品安全总体监测合格率为99.4%。全年未报告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以及其他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全年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9.7%、98.8%、98.9%。
上海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
2025年3月20日
说明: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问题,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电信业务总量按2020年不变价格计算。
4.根据国家邮政管理总局有关规定,邮政行业业务总量按2020年不变单价计算,同比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5.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数据按注册地口径统计,统计范围包括保税片区、陆家嘴片区、世博片区、张江片区、金桥片区(120.72平方公里)和临港新片区先行启动区(119.5平方公里)。
6.学年是指教育年度,即从一年的9月1日(学年初)至第二年的8月31日(学年末)。
7.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是国家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AQI监测体系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和臭氧六项污染物指标。
8.商标申请量、注册量为2023年12月16日至2024年12月15日的商标统计情况,有效注册商标量截至2024年12月15日。
数据来源:
本公报中经营主体、食品药品安全数据来自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财政数据来自上海市财政局;农产品认证、高标准农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数据来自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快递数据来自上海市邮政管理局;
文化设施、旅游数据来自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存贷款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证券数据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期货数据来自上海期货交易所;
金融期货数据来自上海金融期货交易所;
银行间市场数据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
黄金数据来自上海黄金交易所;
保险数据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
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上海海关;
电子商务、外商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展会数据来自上海市商务委员会;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数据来自浦东新区统计局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
航运、轨道交通数据来自上海市交通委员会;
商品房开发销售、存量房交易、居民居住、旧区改造、燃气数据来自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自来水、城市污水处理数据来自上海市水务局;
城市信息化数据来自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及上海市数据局;
教育数据来自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科创板数据来自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利、商标数据来自上海市知识产权局;
医疗卫生数据来自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体育数据来自上海市体育局;
就业、养老保险、最低工资数据来自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医疗保险数据来自上海市医疗保障局;
养老机构、低保数据来自上海市民政局;
环保投入、空气质量数据来自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城市绿化建设、市容管理数据来自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生产安全数据来自上海市应急管理局;
其他数据来自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