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就医最大痛点怎么破? 七成看病时间竟都花在了排队上
导语 根据最新数据,上海公立三甲医院,门诊患者平均就诊时间为177.2分钟。其中排队时间竟然长达75%!排队时间成了患者就医的最大槽点。
闵行区正在大调研中 尝试啃下这块“硬骨头”
2017年,闵行全区医疗机构的门诊量达1300万人次,以闵行区中心医院为例,每天有上万人次在这家医院进出。去年下半年开始,闵行区卫生计生委开了大会35次,还有无数调研会,排摸老百姓的就医“痛点”。
在调研中,闵行区发现如果能够解决好排队问题,很多就医相关问题都能得到缓解。挂号、检查、付费、拿药,都要涉及排队。如果能把排队这件事做好:病人在医院的逗留时间就会减少;医院维持秩序的成本也相应降低,水电、治安投入都有望减少;病人的焦虑情绪也能降低;大客流不积压在医院,对医院周边交通的压力也有望缓解。但是,要解决医院排队问题谈何容易?
闵行区尝试从信息化手段入手
卫生事业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很高,但以往的信息化升级改造大多都是卫生行业“围墙内的工作”,病患的感受不强烈。这一次,闵行区希望借助移动互联网这样的信息化升级手段,来缩短就医排队时间。
为此,闵行区卫生计生委找来中国电信、上海银行和创业软件公司,想要将全区医疗资源与智能信息化技术融合。
推出了“闵行捷医”系统
闵行区打造的在线就诊系统“闵行捷医”是上海首个全区层面的便捷医疗平台。预约、挂号、付费、报告查询……就诊者只需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在线完成这些流程。随着系统推进,就诊者可以根据预约就诊时间“踩着点进诊室”,而不用再在医院排队逗留。
新系统缩短就医排队时间的实际效果如何?
平均节省就医时间40分钟
“闵行捷医”平台已在闵行区中心医院、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试点上线,在线为居民提供智能导诊、分时预约、智能排队提醒、报告查询、统一支付等便捷服务。与之配套,在闵行区中心医院,15台挂号缴费自助机、25台诊间线上付费机也已投用,患者在诊室门口就能实现付费。支付方式包括支付宝、微信等。
下午1点多的闵行区中心医院门诊,熙熙攘攘。虽然医院人流很大,但门诊大厅几乎没有大排长龙的现象,人流被快速分流到各个诊室门口。
登录“闵行捷医”手机App,即可选择想要预约的专科门诊,挑选专家与就医时段,在线支付挂号费——完成整个挂号流程,不超过5分钟。
闵行区算了一笔“时间账”,通过“闵行捷医”平台:智能导诊功能可为患者节省5分钟的咨询时间、就诊预约功能可为患者节省15-20分钟的挂号排队时间、网上支付环节则可以减少15-20分钟的排队时间。
也就是说,该平台可为患者平均节省40分钟就医时间。
闵行区中心医院执行副院长任宁:“我们正在逐步关闭挂号付费窗口,取而代之的是增设‘闵行捷医’平台。患者将根据平台提示的等候时间合理安排就诊时间。”
但也有人担心,如果关闭了人工挂号付费窗口是否所有人都能够适应新平台?尤其是对手机App不太熟悉的老年人。
操作页面简洁,方便老年用户
闵行区曾经调研过,区内就医者中70%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对于老年人,“闵行捷医”有着针对性设计。“闵行捷医”App首页只有四个按键——“预约”“排队信息”“报告查询”“支付”。操作页面简洁,就是为了方便老年人操作。
如果老年人没有手机或者不会操作手机,每个移动终端还可以绑定5张就诊卡,换言之,子女可以帮助老人实现网络预约操作。既然移动信息化系统对缓解排队这么有效,它能否立即在全市范围内铺开呢?
目前,“闵行捷医”系统还有以下问题待解决
迫切希望实现医保实时结算
“闵行捷医”最大的遗憾,就是还未实现医保实时结算。目前使用医保进行结算的病患,仍需去窗口排队或在医院内部的“闵行捷医”平台进行支付结算。
“若能打开医保在线实时结算的通道,平台发挥的作用将会更大。”闵行区卫生计生委主任杭文权与医疗同仁们正积极奔走呼吁。
此外,闵行区在推进在线诊疗新模式时,也遇到预约爽约这样的非技术性问题,患者如果不按时就医,还是会造成就医秩序难以控制。这涉及到就医新模式推进后的医患教育。
小研希望医保、卫计委、市区两级政府等,能够与医院合力打通实时结算医保通道,让新系统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也希望广大就医者能够珍惜这个机会,不要让好举措受制于爽约这样的人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