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儿科门诊现堰塞湖式就诊(附快速就诊建议)

导语 随着多地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各大医院门诊、急诊的儿童患者数量出现较大增长。上海儿科门诊现“潮汐式”就诊,怎样看病最快?来看医生建议。

  随着多地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各大医院门诊、急诊的儿童患者数量出现较大增长。上海不少家长选择下班、放学后,带着孩子前往医院就诊,面临人山人海的看病潮。

  对此,不少专业人士呼吁,家长们应理性选择就诊时间。

  上海儿科门诊现“潮汐式”就诊

  2023年11月27日,记 者在医院实地走访发现,在工作日,门急诊的“潮汐式”就诊现象非常严重,下午1点左右,人流稀疏,此时按预约就诊的患儿几乎无需排队,有的甚至在非预约时段提前完成首诊。

  记 者在叫号系统里发现了端倪,下午1点20分,儿内门诊挂号已多达684人,但是实际就诊率只有42%左右,这也意味着,不少号源虽挂号但还没前来,或者预约了,但没到现场挂号。

  按照医院规定,如果患者过号没有就诊,只需签到后再过三个号即可就诊,如此即便在高峰期,患儿也不会等太久。但这也导致了下午三点后,大量集中抵达医院的患儿与家长,其中不乏挂了较早时候号源的患儿。

  儿科医院的“潮汐式”就诊现象一直存在,然而叠加了呼吸道疾病的感染高峰期,“潮汐式”直接升级成“堰塞湖式”,给医院管理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院方表示,由于孩子学业原因,“先挂号晚就诊”成为常态,但这也让三点以后的门诊出现“堰塞湖”式拥挤,原本叫号、检查、会诊,都会因为“迟到”的预约患者大量出现而“挤兑”。

  这种“先挂号晚就诊”模式,也给医生、护士增加了不少的压力。近期,本应五点结束的早门诊,延时到六点半甚至七点半才结束;早门诊的延期也直接导致夜门诊患儿只能延后就诊。

  那么患儿如何就诊最高效?

  如果怀疑感染流感,家长又该如何应对?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门急诊办公室副主任邬宇芬表示,现在很多家长集中挂夜间号,或者预约后不按时间来,导致医生们早上叫不到病人,午后病人看不完,其实是对医生资源的浪费。这也导致在高峰情况下,中班医生往往要推迟四五个小时到凌晨1点左右才能下班。

  因此,医院呼吁家长要尽量按预约时间段带孩子就诊,否则即容易影响就诊体验,也不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此外,院方还提醒,近期门诊中已发现不少自测流感抗原阴性,但到医院做了核酸检测却显示阳性的患儿。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感染科主任曹清提醒,如果家长怀疑孩子的发热是由流感引起,仍建议到医院做一个核酸快检。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相关推荐:

  上海市提供儿科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一览表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