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海市公务员考试专业科目考试大纲解读
第三部分 经济发展与转型
一.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工业化的含义与基本特征,发展水平的度量,内生增长理论的概念,城乡二元结构,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思想。
二.发展战略:进口替代与出口促进战略,比较利益和要素禀赋的概念,关税的作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正负作用,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贸易政策的制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转型发展。
三.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梯度转移理论,点轴开发模式,区域发展的基本原理,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区域分工的意义和形式,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和内容。
四.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意义,产业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循环经济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循环经济的实践,文化创意产业。
第四部分 城市经济管理
一.城市化与城市体系:城市经济规模的概念,城市集聚经济的成因和作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城市化的内涵和动力,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基本形式,城镇体系的形成、特征与类型,中心城市的类别和作用。
二.城市经济管理问题:城市经济管理的特征,城市公共产品的定价,城市经济管理的任务,城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城市人口、就业与土地利用的基本问题,新兴业态,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构建宜居城市的关系。
三.城市财政与城市金融:城市财政的职能,地方政府收入结构和公共支出管理,地方政府预算管理和审计,城市金融机构的种类及其在城市经济中的作用,城市金融市场的组成及其作用。
四.上海城市经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上海产业发展与升级,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上海城市功能定位。
第五部分 宏观调控
一.宏观调控的范围与效率:国 民收入的决定及国民经济核算,宏观调控的职能和作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综合运用,国家预算管理和审计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 收入分配制度,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的协调,协调效率与公平关系,扩大内需与保增长,政府失效的含义,寻租问题,社保基金和主权财富基金管理,简 政放权,支持市场竞争,节约公共开支,适度减税促进供给,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速,不刺激、去杠杆和调结构等宏观经济领域最优规划。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作为:政府的边界、依法行政,公共设施和资源的收费制度及自然垄断行业管理,国有资产监管,政府采购的特点与职能,政府采购制度的原则和程序,提升政府能力的战略与途径。
《城市建设管理》
第一部分 城市建设经济管理
一.城市社会学基本知识:城 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理论,城市社会调查与数据处理的方法,城市社会阶层特征及其空间分异,社区和邻里的基本构成要素,社区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社 区的类型,社区的特点,社区建设与管理,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城市管理中的社会学思维,当前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的特征和社会问题。
二.城市经济学基本知识:城 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特征,供需理论及其应用,城市规模与城市经济增长,城市土地中的资源配置原理,土地制度,房地产市场与住房供给体系,外部性经济问 题,城市交通经济政策调控,城市基础设施的构成、特征与经营,城市公共财政,城市产业发展问题,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经济问题。
三.建筑工程与技术经济:现金流量,资金的时间价值,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和方法,价值工程理论,项目资本金制度,项目资金筹措渠道与方式,资金成本与资本结构,项目融资方式,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式,项目成本管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相关财务分析。
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 程项目建设程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和调整方法,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措施,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和质 量控制,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验收,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构成,工程定额计价的基本方法,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建设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建 设工程索赔,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第二部分 城市建设管理法规
一.城市规划管理:城乡规划区范围与划定,城乡规划的制定,城乡规划技术标准的构成与内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内容,城市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城市规划实施管理。
二.城市建筑管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的规定,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范围、程序和管理,建设工程监理的范围、工作任务和内容,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制度,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基本内容,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内容,建筑节能适用范围、管理部门及基本管理制度。
三.城市房地产管理:我 国土地制度的基本内容,集体土地征收,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与划拨及相关政策,本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原则、征收决定与补偿规定,房地产开发的基本 程序,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房地产转让、抵押与商品房屋租赁管理的基本内容,房屋权属登记管理,房地产经纪管理的内容,住宅物业管理基本内容。
四.城市环境管理:环境的概念,城市绿化规划、建设要求、监督管理,制定环境保护规划的基本要求,环境监督管理要求,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基本要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基本规定,城市市容管理基本要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的规定,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和管理的内容,城市养犬管理的内容。
五.城建管理与依法行政:城市建设管理领域内依法行政,行政法律关系,行政行为的分类与成立的条件,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与实施程序,行政处罚的种类、设定与决定,行政复议的范围、管辖与程序,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证据及主要程序,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适用范围,城管执法部门的职责。
第三部分 城市建设管理相关专业知识
一.城市规划基本理论:城市形成的动因,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城市规划的任务和作用,城乡规划体系,城市用地分类与评价,城市用地的构成和空间布局,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项目建设规划控制,城市规划的实施。
二.建筑学基本知识:中国建筑的主要分类与特征,公共建筑的空间组织与场地要求,住宅建筑、工业建筑的功能空间组合,场地选择的基本原则,场地规划控制要点,场地空间布局,建筑结构的基本类型与特点,建筑材料的分类、基本性质和组成构件,建筑项目策划与设计,建筑节能新技术。
三.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城 市市政公用设施的系统构成,市政公用设施的性质和作用,城市用水分类,主要给水设施布局的原则与要求,城市用水量预测与计算,城市水源保护,城市排水工程 的内容,排水体制的选择,污水量预测与污水处理,城市排水运行管理和设施养护管理,城市电源的类型,城市用电负荷预测与计算,城市供电网络,燃气种类,燃 气输配设施布局,城市电信工程,城市垃圾收集和处理,城市工程管线分类、特征与布置原则,城市灾害的种类、防灾减灾系统的构成和设置要求。
四.城市道路和交通管理:我 国城市道路的分类,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组成、类型、选择与组合原则,城市综合交通的组成,城市交通的特征及交通调查,城市公共交通结构,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 政策,上海市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基本内容,上海市构筑国际大都市一体化交通的基本特征、基本任务与设施的内容,城市交通枢纽设施的分类与特点,城市轨道 交通的分类和技术特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道路通行条件、规定与交通事故处理。
五.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生态学及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与基本功能,环境问题的类型,造成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及综合治理措施,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内容、程序与基本方法,生态工程基本知识,环境规划编制的原则和程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基本内涵,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
六.信息网络技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信 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数据来源与输入,数据储存与管理,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 统(GIS)的基本概念、构成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电子政务在城市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数据库技术在数字化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 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基本知识。
《财务管理》
第一部分 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一.行政事业财务管理概论:行政事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和核算目标,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系、形式,依法行政的原则、基本要求及财政保障机制。行政事业财务会计科目的基本要求。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定员定额的概念、制定及管理,部门预算的编制、审批及执行程序,行政事业单位收入及其管理,行政事业单位支出及其管理,结转及结余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净资产管理,事业基金、固定基金及专用基金管理。预算外收入管理。
三.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的概念、基本特征,“零余额账户”和“财政应返还额度账户”的含义及管理,开户银行的选择及银行账户的设立,国库集中支付下的支出类型,财政直接支付与财政授权支付的范围,预算单位分月用款计划的编制、上报与批复,国库集中支付下各相关部门的主要职责。
四.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资产的概念和分类,国有资产的管理原则、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的配置,国有资产的使用及分类评估,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管理,国有资产的处置及收入上缴,国有资产收益监督管理。
五.事业单位财务清算:财务清算的原因和分类,清算财产的估价和变现,财务清偿和剩余财产分配。
六.行政事业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主要内容及编制方法,年度财务决算的编制和审批,财务分析的内容及主要指标,财务分析的应用。报表附注的内容。
第二部分 企业财务管理
一.财务估价:货币的时间价值及计算,风险衡量与风险报酬,有价证券的含义,公司债券、股票的价值及收益率计算,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运用。
二.财务预算与控制:预算编制的原理与常用方式,全面预算及其编制方法,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三.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个别资金成本、边际资金成本、综合资金成本的计算,资本结构理论及最佳资本结构,经营杠杆、财务杠杆、综合杠杆的计算。
四.投资管理:投资管理的主要内容,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证券投资管理,项目投资管理。
五.企业筹资管理:企业资金需求量的预测,融资的渠道及方式,债务筹资、股权筹资、方式的基本概念、发行条件、发行程序、以及其各自的优缺点。六.营运资金管理:企业营运资金的概念及主要内容,现金管理的目标及最佳现金持有量,应收账款管理、信用政策的制定,企业最佳存货余额,经济订货量的基本模型及扩展。
七.股利分配及股利政策:企业利润的构成与分配程序,股利分配的基本理论与股利分配政策,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的比较。
八.企业财务分析:企业基本财务报表,财务比率分析(包括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增长能力等方面),杜邦分析体系的运用,财务比率分析在信用分析评估中的应用,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财务评价与考核。
第三部分 审计
一.审计基本原理:财务报表审计目标与审计责任,审计要求,审计要素,审计准则,审计的重要性及风险,审计计划与过程,审计证据以及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
二.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的概述,审计报告的类型、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
三.内部控制及评价:内部控制的目标与要素,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评价,审计风险评估。
四.企业财务审计: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及实质性程序,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及审计,货币资金审计。
五.鉴证业务与非鉴证业务 :验资,财务报表审阅,其他鉴证业务,非鉴证业务。
第四部分 统计基础
一.统计调查和整理:统计调查的种类和方法,统计分组的概念及分组方法,统计分布的概念、组成要素及分类,统计表的构成和种类。
二.统计指标:总量指标的概念和种类,相对指标的概念、作用和表现形式,平均指标的概念及其计算,变异指标的概念、作用和种类,综合指标的运用。
三.抽样和抽样分布:抽样的概念和特点,抽样误差及影响因素,抽样估计方法,随机抽样设计。
四.指数分析:指数的概念及种类,综合指数的概念、计算及分析,平均指数,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的计算,我国物价指数的编制和应用,零售物价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
五.概率和概率分布:概率的基本概念及运算,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定理,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正态分布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