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保租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区别?

导语 公租房分市筹和区筹两种,市筹公租房不受区域和户籍限制,非沪籍需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保租房申请对象不受区域和户籍限制。

  上海保租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区别?

  一、性质不同

  公租房:

  公共租赁住房是指由国家提供政策支持、限定建设标准和租金水平,面向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进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出租的租赁住房,也属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一种。

  保租房:

  保障性租赁住房是在原有公共租赁住房基础上的范围再扩大产品,主要突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包含公租房、单位租赁房、新建全自持租赁住房等享受政策支持的各类租赁住房。

  为方便对比,下文“保租房”均指公租房以外的其他保障性租赁住房。

  二、区域限制

  公租房

  分市筹和区筹两种,市筹公租房不受区域和户籍限制,非沪籍需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

  保租房

  申请对象不受区域和户籍限制

  三、租金标准不同

  公租房

  租赁价格按略低于市场租金水平确定(一般为市场租金八折左右),具体由各运营机构按规定制订,报送同级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备案。

  保租房

  不超过同类地段、同等品质房屋租金的90%,后续调价时,年涨幅最高不超过5%,且不超过同地段市场租赁住房租金同期增幅。

  四、租赁期限不同

  公租房

  实行有期限租赁,租赁合同一般两年一签,合同到期符合条件可续租,租赁总年限一般不超过6年,着重解决阶段性居住困难。

  保租房

  保障性租赁住房租赁合同期限原则上不短于1年(承租人有特殊要求的除外),最长不超过3年,鼓励出租单位与承租人签订2年或3年期的租赁合同。

  租赁合同到期后,入住人员经重新审核仍符合准入条件的,可以续租;不再符合准入条件的,应当退出。

  五、申请条件不同

  公租房

  (1)、市筹公租房申请条件:

  申请本市市筹公共租赁住房准入资格的单身申请人或申请家庭主申请人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本市常住户口,或持有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

  2、已与本市就业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含一年)劳动或工作合同,并依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金。

  申请本市市筹公共租赁住房准入资格的单身申请人或申请家庭全体成员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在本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

  2、申请时未享受本市廉租住房、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政策。

  (2)、区筹公租房申请条件:

  各区区筹公共租赁住房准入条件由各区政府制定并公布,具体见政府网站通告。

  保租房

  基本准入条件是在本市合法就业且住房困难。合法就业以劳动合同等为依据,住房困难按照家庭在本市一定区域内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确定。具体细则见:干货 | 保障性租赁住房如何申请?

  整体来看,保租房和公租房一样,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统筹,提供给中等收入人群使用的公有租赁住房,和公租房一样也有政府规定的建造标准和租金标准,但保租房在供应制度上与公租房形成一定梯度差异:

  一是覆盖面更广。和公租房相比,其他保障性租赁住房准入条件中没有已持有本市居住证、已缴纳社保等要求,便于新毕业大学生和来沪新就业人员等及时享受保障。

  二是租期更稳定。除公租房外,其他保障性租赁住房不设最长租赁年限,可以多次续租。

  三是租金有梯度。相对而言,公租房的租金水平比其他保障性租赁住房更低一些。

  可以看出,随着保障性租赁住房制度的建立和房源逐步向社会供应,将进一步助力新市民、青年人实现长期稳定居住。

  相关推荐:

  上海保障性租赁住房热点问答(权威解答)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上海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保租房】可获保障性租赁住房申请入口、申请操作流程、申请指南及提取公积金支付房租指南。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