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疾控中心权威解读2017版上海疫苗接种程序做了哪些调整

  上海2017年版第一类、第二类疫苗接种程序近期公布后,很多家长想了解,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接种程序作了哪些调整?

  市疾控中心今天权威解读,主要修订的内容包括:白破疫苗、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灭活疫苗、水痘疫苗等。详见下文。

  主要修订的内容包括:

  白破疫苗

  16岁(或初三)无需再接种白破疫苗。

  卡介苗

  由原来的“0月龄接种”改为“出生时接种”。

  乙肝疫苗

  对危重症新生儿、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或不详母亲所生新生儿以及早产或低体重新生儿的接种乙肝疫苗的规定做了较大调整。

  脊灰灭活疫苗

  1、既往已有tOPV(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免疫史的儿童,用bOPV(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补种即可,不再补种IPV(脊灰灭活疫苗)。

  2、患有原发性免疫缺陷或类似疾病的人群建议全程使用IPV接种,不接种OPV。

  3、脊灰疫苗补种各剂次间最短间隔改为1个月。

  白破疫苗

  6岁及以上接种百白破疫苗和白破疫苗累计不满3剂的儿童,用白破疫苗补齐3剂。

  流脑多糖疫苗

  24月龄及以上儿童不再补种A群流脑多糖疫苗,直接接种AC群流脑多糖疫苗。

  水痘疫苗

  儿童水痘疫苗接种剂次改为2剂,第1剂建议在 12-18 月龄接种,第 2 剂建议在 4 周岁接种。

  对免疫球蛋白与不同种类疫苗的接种间隔做了进一步说明。

  1、除非疫苗说明书有特殊规定,允许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肺炎疫苗等灭活疫苗同时接种。

  2、使用免疫球蛋白后至少需间隔 3个月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麻疹、麻风、麻腮风、乙脑、甲肝、水痘疫苗等,但不包括卡介苗和脊灰减毒活疫苗),接种上述减毒活疫苗 14天后才能使用免疫球蛋白。

  3、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具体使用方法按照说明书的规定执行。

  免疫起始年(月)龄

  决定某一种疫苗的免疫起始年(月)龄,需要综合考虑宝宝体内来自妈妈的抗体水平情况、宝宝免疫系统的发育状况以及感染疾病的风险等因素。如果是含有多种疫苗成分的联合疫苗,则需要综合考虑每种疫苗成分的相关情况,来决定免疫起始年(月)龄。

  接种剂次

  接种剂次同样是影响免疫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减毒活疫苗的接种剂次比灭活疫苗要少。

  减毒活疫苗成份是毒力被减低的细菌或病毒,接种入人体后,可以在体内增殖,在人体内作用的时间较长,相当于发生了一次无症状的细菌或病毒的感染。因此,减毒活疫苗一般只要接种很少的剂次就能产生不错的保护效果;而灭活疫苗一般都需要接种3-4剂,才能达到保护效果和抗体的持久性。

  接种剂量

  接种剂量则取决于疫苗本身的性质,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剂量过小,可能不足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剂量过大,则不但会影响免疫效果,还可能会加大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接种途径

  一般认为,与自然感染相同的途径是最佳的接种途径。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是目前最常用的接种途径。对于通过肠道感染的病原体(比如脊灰病毒)来说,通过口服接种可以诱发很强的sIgA(分泌型IgA),并经粘膜转送至肠道,有助于清除绝大多数肠道内的病毒。

  接种间隔

  对于多剂次的疫苗,各剂次间的间隔时间长短也对免疫应答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增加间隔并不会影响疫苗的效果,但间隔过长相当于推迟了接种时间,增加了暴露的风险;而间隔过短则可能干扰抗体反应并降低保护作用。因此,推迟接种疫苗并不会影响免疫效果,但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接种以及时产生保护。

  献上最新的《上海市第一类疫苗接种程序》以及《上海市主要第二类疫苗接种年龄建议》,可供宝爸宝妈参考。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