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英国痴人妄语剧团出品必属精品!谁没看过卓别林的小胡子?这部讲述大师成名前和斯坦・劳雷尔“差点成团” 的神仙友谊!
演艺大世界·2025国际戏剧邀请展
演出名称:英国·肢体剧《卓别林前传》
演出机构:痴人妄语剧团
演出时间
10月23日 19:30
10月24日 19:30
10月24日 14:30
10月25日 19:30
10月26日 14:30
演出地点:中国大戏院(黄浦区牛庄路704号)
演出票价:580 480 380 280 180元
剧情介绍
1910 年,还未成名的查理·卓别林和斯坦·劳雷尔作为卡尔诺默剧剧团的成员从利物浦启航前往纽约。在这次旅程中,他们同住一间船舱,交流喜剧表演技巧,一起欢笑……
《卓别林前传》受真实事件启发,由英国痴人妄语剧团精心打造,讲述了这对差点儿“成团”的双人搭档的非凡故事,是对这两位永远改变了喜剧世界的人物的一次既诙谐幽默又感人至深的致敬。
团体介绍
痴人妄语剧团(Told by an Idiot)是英国领先的肢体剧团之一,被公认为是改变了英国剧院面貌的剧团之一,致力于对经典作品进行现代化改编,并创作新剧本,巧妙地将作品在喜剧与悲剧之间穿梭,设计精巧。“痴人妄语”源自莎士比亚《麦克白》的名言。剧团于1993年由海莉·卡迈克尔、保罗·亨特和约翰·赖特共同创立。
痴人妄语剧团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而著称,擅长将黑暗、忧郁的主题与喜剧及闹剧元素融合,为观众提供既欢乐又深刻的观剧体验。他们的创作主题涵盖从阿尔茨海默病到恐怖内容等,通过将真实的戏剧和黑色幽默相结合,营造出独特的舞台风格,逐步塑造了“痴人妄语”独有的戏剧特色。
剧团经常以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或历史时刻为素材,创作出独树一帜的戏剧作品,并不局限于仅仅在舞台上复现现实,而是在构建他们自己的戏剧世界。他们的创作领域几乎无限广阔,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创作潜力。
导演与主演介绍
导演:保罗·亨特(Paul Hunter)
保罗·亨特是英国痴人妄语剧团的联合创始人兼艺术总监。保罗作为业界著名导演、演员,一直致力于为剧团创作新的作品,他长期开展的戏剧从业者工作坊与培训课程广受国内及国际业界欢迎。
除了导演作品之外,保罗曾参演作品包括《聪明的孩子》(伦敦老维克剧院及英国巡演),《卖火柴的小女孩》(莎士比亚环球剧院),《伪君子》(伯明翰剧院),《仲夏夜之梦》(莎士比亚环球剧院),《黑旗之下》(莎士比亚环球剧院),《天堂的孩子们》(皇家莎士比亚剧团)。
主演:
尼克・哈弗森(Nick Haverson)
尼克・哈弗森(Nick Haverson)是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演员,曾在伦敦音乐与戏剧艺术学院(LAMDA)接受系统的表演教育。
戏剧作品包括:《皇家禁卫》(格兰奇音乐节);《卓别林前传》(痴人妄语剧团);《爱的徒劳》与《爱的胜利》(即《无事生非》,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斯特拉特福及伦敦干草市场剧院);《聪明反被聪明误》(曼彻斯特皇家交易所剧院、痴人妄语剧团);《宾虚》(纽伯里水磨剧院);《魔鬼与潘趣先生》(“不可思议” 剧团,美国费城 / 英国巴比肯艺术中心);《“1984”》(北方宽街剧团);《低薪,不付》(索尔兹伯里剧院)等。
电视作品包括:《斯科特与贝利》;《老贝利的故事》;《模仿者》;《谢天谢地你来了》(系列剧);《灰飞烟灭》;《军情五处》;《绝对真实》;《女巫姐妹》(《最糟糕的女巫 2》)等。
电影作品包括:《女族长》;《布偶大电影之最高通缉》;蒂姆・伯顿版《理发师陶德》;《她比烟花寂寞》;《苏西・戈尔德》等。
杰罗内·马什(Jerone Marsh)
杰罗内曾在东15表演学院接受肢体戏剧训练,此后在英国和欧洲多地开展工作。他参与了2020年和2023年伦敦国际默剧节,并是《奇妙》(*Marvellous*)西区首演阵容的一员。
戏剧作品包括:《仲夏夜之梦》(加辛顿歌剧节)、《阿斯特利的惊人冒险》(新维克剧院)、《四堵墙》(德比剧院)、《奇妙》(@sohoplace剧院)、《奇妙》(新维克剧院)、《查理与斯坦/查理·卓别林与斯坦·劳雷尔的奇闻》(“白痴讲述”剧团)、《那些被我摒弃的事》(克利夫敦剧院,“封锁计划”项目)、《感受恐惧》(卡姆登边缘艺术节/融合艺术节,“封锁计划”项目)、《随节奏呼吸》(英国巡演)。
电影及音乐视频作品:《七个致命的白痴》(“白痴讲述”剧团)、《Still Got Time》(泽恩·马利克与PartyNextDoor合作)、《Not Letting Go》(蒂尼·坦帕与杰斯·格琳合作)、《You Want Me》(汤姆·津内蒂)、《Fam That’s Peak》(阿诺德·豪尔赫与斯托姆zy合作)。
作为一名导师,杰罗内专长于肢体动作和肢体喜剧教学。他在东15表演学院开设过多种肢体动作工作坊,还在圣保罗女子学校主导了《仲夏夜之梦》相关课程及“HAMMERTIME”戏剧拓展项目。此外,他为利物浦表演艺术学院的“白痴们”(剧团成员)主持过肢体喜剧工作坊,并担任“封锁计划”项目剧目《疯狂复合体》以及梅斯特·五月花剧院青年戏剧项目《冠军》的肢体动作指导。
丹妮尔·伯德(Danielle Bird)
丹妮尔的戏剧作品包括:《糟糕的爱情》(克卢伊德剧院)、《爱丽丝梦游仙境》(新维克剧院)、《错误的喜剧》(科尔切斯特水星剧院)、《美女与野兽》(新维克剧院)、《卓别林前传》(痴人妄语剧团,英国巡演)、《错误的喜剧》(故事屋剧院)、《王子与贫儿》(新维克剧院)、《最糟糕的女巫》(沃德维尔剧院)、《阿斯特利的惊人冒险》(新维克剧院)、《阿拉丁》(韦克菲尔德皇家剧院)、《伪君子》(赫尔卡车剧院 / 皇家莎士比亚剧团)、《麦克白》(莎士比亚环球剧院)、《非摩西》(艺术剧院)、《狮子、女巫与魔衣橱》(伯明翰话剧团)、《爱丽丝的地下冒险》(“可怕的孩子们” 剧团)、《错误的喜剧》《麦克白》《仲夏夜之梦》《奥赛罗》《大鼻子情圣》(切斯特表演公司 / 格罗夫纳露天剧院)、《豌豆公主》(约克皇家剧院)、《圣诞老人与冰柱自行车》《下午茶时间》(牛津剧院)、《王子与贫儿》(独角兽剧院)、《科林・霍尔特的真实恐怖秀》(莱斯特广场剧院)、《禁止球类运动》(新沃尔西剧院)、《皆大欢喜》( principal 剧院)、《狡猾》(圣甲虫戏剧舞蹈公司)、《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青年莎士比亚剧团)、《魔术师助手》(“你我邦邦列车” 剧团)等。
电视作品包括:《倒霉蛋》(磁铁影业)、《复仇》(光影业)、《调查者》(独立电视台 / 网飞)、《妻子们干的》(探索频道)、《霍尔比市》(英国广播公司)以及《莫顿・科伊尔的双重生活》(喜剧单元 / 英国广播公司)。
电影作品包括:《惊天魔盗团 2》(狮门影业)、《奔跑的跳跃》(迈克・李执导的奥运主题电影,英国广播公司影业 / Film4 公司联合出品)。
佐伊·拉赫曼(Zoe Rahman)
佐伊被《观察家报》评价为“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都是一位杰出的钢琴家”,她已然成为当代爵士乐界最耀眼的明星之一。2012年,她荣获MOBO奖“最佳爵士艺人”;2006年,其专辑《熔炉》(*Melting Pot*)获得水星音乐奖提名,并在英国首届议会爵士奖中斩获“年度爵士专辑”。
作为一位充满活力且极具个人风格的钢琴家兼作曲家,她的风格深深植根于爵士乐,同时又融入了古典音乐功底、英裔孟加拉文化传承以及自身广泛的音乐品味。凭借精湛的技巧、丰富的想象力和热情洋溢的表演,佐伊成为备受追捧的音乐人,曾与考特尼·派恩、乔治·姆拉兹、杰瑞·达默斯空间AKA管弦乐团、玛莎·温赖特等众多艺术家合作。
佐伊曾在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古典钢琴,后于牛津大学获得音乐学位,随后又获得奖学金,前往波士顿伯克利音乐学院深造爵士演奏。她的巡演足迹遍布英国各地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瑞典、挪威、意大利、法国、巴巴多斯、罗马尼亚、匈牙利、阿尔及利亚、德国、爱沙尼亚、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
佐伊曾作为特邀嘉宾亮相众多电视和广播节目,并常受邀担任高规格评审,其中最知名的包括水星音乐奖、BBC年度青年爵士音乐人奖以及诺丁汉国际爵士钢琴比赛。她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热爱,激励着不同年龄和水平的音乐人。
由痴人妄语剧团出品
演员:佐伊·拉赫曼、丹妮尔·伯德、尼克·哈弗森、杰罗恩·马什
编剧兼导演:保罗·亨特
舞美设计:罗安娜·库雷拉
灯光设计:艾丹·马龙
作曲:佐伊·拉赫曼
形体喜剧顾问:乔斯·胡本
歌曲编排:苏菲·科顿
编舞:努娜·桑迪(动物国度:凯特・普林斯剧团)
视频设计:多姆·贝克
助理导演:安德烈亚·卡布雷拉·卢娜
创意策划:艾琳·科顿
额外素材:痴人妄语剧团
中国巡演:剧艺无限
剧艺无限Performance Infinity是设立在英国伦敦的现场演出制作及艺术咨询机构,始创于2012年,并于2024年设立北京分公司。公司业务涉及国际文化活动策划、精品剧目巡演、原创剧目制作、版权孵化及管理,以及专业教育培训和学术研究活动等,为促进国际演出市场的多元性,丰富性和优质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方制作团队:
制作人:严游晨
舞美总监:沈力
灯光执行:张弛
舞台监督:陆蓓蓓 袁子懿
演出运营:顾秋磊 陈慕白
媒体评价
“哑剧、闹剧及滑稽摔倒动作的⼤师级展⽰。” ——《剧院周刊》
“观看此剧纯属享受……我爱这出戏的每⼀个细节,离开剧院时步伐轻快。” ——《伦敦剧院》
“观众们⽆法抑制地露出最灿烂的笑容。” ——《评论中⼼》
“关于卓别林和劳雷尔的幻想演绎……⼏乎总是充满魔幻。” ——《卫报》
“喧嚣的哑剧,道出千⾔万语的滑稽趣味。” ——《每⽇邮报》
“充满创意、密集⾳乐……双⼈滑稽表演,这是场愚蠢⽽崇⾼的享受。”——《每⽇电讯报》
“充满活⼒和创意……多种创新⼿法令⼈着迷。” ——《舞台》
“笑料百出……⼀场热闹⾮凡的讲故事⼤师课。” ——《何在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