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清明节出行预测报告:这些路段拥堵 这些景点人多
导语 清明节将至,在公安部交管局指导下,日前全国近60个公安交管部门联合高德地图发布了《2017年清明节出行预测报告》。报告结合往年清明节交通大数据与今年交通实际情况,预测了全国18个省(直辖市)及41个城市节日期间道路出行情况。同时,基于高德交通大数据,“交通先知系统”网站同步上线,将提供全国高速公路以及42个全国主要城市道路的交通拥堵以及流量预测。
祭扫出行
清明节假期省/直辖市祭扫分布
清明节假期期间上海市、江苏省、北京市自驾去往墓地热度最高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民众祭祀祖先、扫墓寄托哀思的日子。根据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历史清明节出行数据显示,清明节期间自驾扫墓出行上海市热度最高,其次是江苏省、北京市。
墓地周边拥堵情况
清明节假期期间南北方以及西部墓地周边预计整体处于缓行状态。墓地周边每出行1小时预计拥堵超25分钟
从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监测的全国墓地周边半径3公里范围内的拥堵数据来看,预计今年全国清明节假期期间,北方、南方、西部整体的拥堵延时指数分别为1.8、1.7以及1.6,三个地区的拥堵程度均达到了“缓行”的状态。上述区域内驾车出行,每行驶1小时,拥堵时间预计可达25分钟以上。墓地周边停车位较紧张,进出墓地停车场易造成拥堵,出行注意行车安全,在拥堵情况下,尽量保持平和心态。
假期期间尽量早7点前到达墓地周边躲避拥堵,中午12-13时返程拥堵较低
在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监测的全国自驾墓地周边半径3公里范围内的拥堵按小时走势数据来看,在监测的0-14时的拥堵延时指数走势数据中,南、北方墓地周边拥堵均会在上午7时之后开始处于缓行状态,之后走势会一直走高且高于缓行警戒线。午后扫墓返程预计会和景点出行相叠加,拥堵在13点之后会再次有上升趋势。由于传统习俗,扫墓一般要在上午完成,所以针对扫墓出行,建议去往墓地尽量选择上午7时前到达。如果扫墓完接近中午,可以选择12时-13时返程,拥堵会相对处于较低水平。
节前周末错峰祭扫
4月2日至4月4日祭扫车流量预计是3月25日、26日的两倍且周边拥堵预计上涨6%,3月25日、26日扫墓预计省时10%
预计清明节前3月25日、3月26日的周末就会有部分民众提前错峰扫墓,这两天整体出行量低于清明节假期期间。预计清明假期期间祭扫车流量会是节前周末的两倍。
从拥堵的角度来看,预计节中扫墓拥堵程度要比节前周末错峰扫墓高出6%。如果节前周末错峰扫墓,预计将会节省10%的出行时间。
节中错峰祭扫
预计清明节当日(4月4日)为祭扫高峰
根据历史清明节假期自驾去往墓地的走势分布预测,今年清明节假期(4月2日至4月4日)自驾去往墓地祭扫高峰会出现在假期的最后一日,也就是清明节当日达到最高,其次是清明节假期的首日
建议清明节期间扫墓在习俗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安排在4月3日从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监测的全国墓地周边半径3公里范围内的拥堵数据来看,预计今年全国清明节假期期间,4月4日拥堵会达到最高峰。从拥堵延时指数走势上来看,4月3日的拥堵情况预计会稍好于4月4日。在祭扫习俗允许的情况下,计划在假期内扫墓的市民可选择4月3日去往墓地祭扫,预计时间成本会比4月4日降低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