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清真寺历史 松江清真寺亮点展示

导语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又名松江真教寺,亦称云间白鹤寺(“云间”是松江古称,相传松江是白鹤的家乡,故名)。坐落在上海市松江县城西马路桥堍缸甏行内,已有600多年历史。

  北讲堂:建于明代,为明代穆斯林少宗伯(爵号)马自强捐金缩造。据明史记载:“马自强,明万历三年乙亥九月任礼部尚书,字体乾,同州(今陕西)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迁少詹事侍读学士,掌翰林院。”马自强捐金之事迹见于清真寺中的明代半截残碑。马系朝廷重臣,为松江清真寺捐金造舍,由此可见松江清真寺在古代中国穆斯林中的重要地位。

  南讲堂:建于清代,与北讲堂同为松江清真寺历代阿訇(宗教师)向海里发(寺院学生)或穆斯林乡老讲授经文、研究教义的场所,亦作为本地穆斯林议事之用。古代穆斯林在清真寺周围聚族而居,讲堂在他们的宗教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南讲堂现已辟为展厅,布置《松江清真寺与上海伊斯兰教》展览,供观众了解松江清真寺的悠久历史以及上海地区伊斯兰教的发展概况。

  古桧柏:大殿北侧有古桧柏一株,植于明代,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古柏历尽风霜,依然卓然挺立,枝繁叶茂,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坊间穆斯林传说,明代大将常遇春曾拴马于此。古桧柏左方有明代古井一口,圈形石栏,形制简朴,古意盎然。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