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博物馆地图及各楼层介绍

导语 上海电影博物馆总共分为四层,各楼层都有哪些值得欣赏的地方呢?小编为你整理最新最全的上海电影博物馆馆内导览地图,以及各楼层观赏项目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三楼平面图】

查看大图

19世纪末,电影作为一项新的技术发明传入上海,从20世纪10年代至40年代,电影在这座远东的现代化都市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中国文化的弘扬者与传播者。本展厅将沿着百年上海电影的发展线索,从“影海溯源”、“梦幻工厂”、“光影长河”、“大开眼界”、“译制经典”、“动画长廊”六个不同侧面,为参观者介绍上海电影的各项成就。

1、影海溯源

19世纪末,美、法、西班牙等国的冒险家,不畏路途遥远,携带刚刚问世的电影放映机和胶片,搭乘海船登陆上海。他们怀着对财富和成功的梦想,把电影的种子撒播到脚下这片新鲜而又神秘的土地。参观者可通过本展区的环形银幕,感受西方冒险家眼中的上海之旅。同时,展柜中陈列的28本40年代的电影剧本,也为参观者了解电影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原始佐证。

2、梦幻工厂

20世纪10-20年代,中国本土制片业在上海发展壮大。至30年代,形成了第一次生产创作高潮,出现了百余家民营制片机构,出品了一大批传世佳作。抗战结束后,上海电影浴火重生,再次攀上新的高峰。本展区通过上海滩十大制片公司及4部经典影片的展陈,为参观者呈现上海电影在30-40年代这一黄金时代的繁荣景象。

3、光影长河

1949年后,在接收原官办电影机构和与民营电影机构公私合营基础上,组建了国营上海电影制片厂。从1950年至1966年,上海共出品各类故事影片300余部,形成了上海电影史上的第三次高潮。改革开放后,上海电影克服了“文革”造成的损失,开启了历史上第四个繁荣时期。新世纪以来,上海影人在全国率先完成了转企改制,将传统的电影制片厂转变为现代化的电影集团,续写了百年上海电影的光荣与梦想。

4、大开眼界

1918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制作了中国最早的教育电影。1953年2月2日,上海成立了新中国第一家专业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中央电影事业管理局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1955年3月,改名为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自建厂以来,上海科影共摄制了2000余部题材广泛,各具特色的科教影片。其中有45部作品荣获国际奖项,146部作品先后获得“百花奖”、“金鸡奖”及政府奖等国内重要奖项。在本展区,参观者将通过实物展品和影像视频,感受上海科教电影的历史性贡献。

5、译制经典

中国译制片初创于20世纪30、40年代的上海。当时,大光明等影院率先采用了名为“译意风”的同声传译方式译制影片对白。50多年来,“上译”译制了美、苏、德、英、法、印、日、西班牙、匈牙利、南斯拉夫、巴基斯坦等49个国家的1300多部故事片。“译制经典”展区由“语言的跳跃”、“魅力人声”、“译制片展柜”等展陈内容组成,为参观者呈现了上海译制片的艺术风采。

6、动画长廊

上海是中国美术电影的发祥地,屡屡创造出中国美术电影的巅峰之作。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上海美术电影已走过近90年历程。“动画长廊”展区主要展示上海美术电影的发展历史和独特魅力。通过“大闹天宫”、“经典动画片手绘稿展陈柜”、《小蝌蚪找妈妈》“地投游戏”等展项,让参观者亲身体验上海美术片的艺术魅力,从中了解众多美术电影大师深厚的艺术造诣。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