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武康路有哪些景点 武康路有什么好玩的
导语 武康路位于上海市徐汇区东北部,有沪上至今少见的地中海式建筑,还有许多名人旧居、文物遗迹,快来和我们一起沿着这条梧桐路下的百年老街,走近一栋栋各具建筑特色的老房子,听那些或惊险曲折、或委婉动人的奇事逸闻吧。
【巴金故居】
武康路是一条历史之街,也是一条文化之街。说她是文化之街,其主要标志就是这里坐落着中国当代文学巨匠、一位讲真话的文化圣人巴金故居。
【地址】:武康路113号
【简介】
这栋灰石面红瓦顶的三层小洋楼目前保留了巴老在世时的原状。为纪念巴金的事业,巴老家人已陆续从小楼搬离。全面修缮采取“修旧如旧”原则,屋内原有的木门、木楼梯、吊灯、金属门窗把手均予以完整保留,巴老会客的沙发、写作的桌子、藏书的书架也逐一恢复原状。
【人物简介】
巴金,是我国著名的新文学运动的代表人物,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2003年11月,国务院授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巴老自1922年5月十九岁那年,随三哥李尧林一起到上海后,他与上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八十多年来,巴老在上海写作、成家、定居度过了人生最后的岁月。他曾先后在虹口,卢湾,闸北等地区居住过,其“家”有过几十个,但最后,自1955年9月起巴金全家从卢湾区淮海中路淮海坊迁入到徐汇区武康路113号定居,这里是他生活时间最长,写作著作最丰盛的地方。可以说,上海,是巴金的第二个故乡,武康路113号这幢花园住宅是他永生难忘的驿站。
在巴金数以千万字的著作和译文中巴金作品,《激流三部曲》的《家》,《春》,《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地位,其中《家》和《秋》都是在上海生活期间完成的,而后期最重要的著作《随想录》,是巴老从1977年开始,连续八年,在武康路113号这幢交织着其后半生悲欢的小楼里辛苦笔耕,用心血凝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