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大暑是什么时候 要注意什么?

导语 今日7月22日大暑,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位于黄经120°。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今天“大暑” 注意防暑降温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今年“大暑”的交节时刻为7月22日17时30分。这也意味着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一年当中最为炎热的一个时段,气象部门提醒人们注意做好防暑降温措施,避免在午后高温时段外出。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此时节,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极端的高温天气。晴朗时,经常骄阳似火,酷热难耐;阴雨时,则闷得让人难受。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前后,热死泥鳅”、“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等谚语。

  为了预防中暑,专家提示,公众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及时补水,规律睡眠,合理膳食。在保证每日蛋、奶、肉的同时,注意烹调方法,多选择蒸、煮、炖、焖等方法。

  如果发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晕、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多为中暑先兆。一旦发现有上述症状,应立即选择通风处休息,在额头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藿香正气水等,也可以适当地喝些淡盐开水、绿豆汤、西瓜汁或酸梅汤,也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是最佳的治疗时机。

  建议:

   ①精神调养 大暑时节,天气酷热,人们易出现心烦意乱,急躁焦虑等情形。 因此,要做好精神调养,保持心境清静,避免不良刺激,凡事以平常心对待,切莫大喜大怒。

  ②起居调养 大暑节气,人们易因高温高湿使汗液不易蒸发,或是高温造成汗液渗出过多使人体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而发生中暑。 因此,大暑时节,起居调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防暑工作。 避免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出门时避开烈日,同时要适当补充水分,以感身心舒适为宜。 体质寒的人应以热饮为主。 此时若贪凉,或久卧空调房间,或过度饮用生冷、瓜果、甜腻之品等,易造成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③运动调养 在炎热的大暑时节,最好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锻炼,避免在烈日照射下进行运动。 选择运动量相对较小的运动,如广播体操、太极拳、跳绳、慢跑、羽毛球、乒乓球等,避免过于疲劳、出汗过多,同时在运动过后要适当饮用温开水,补充体液。

  ④饮食调养 大暑时饮食应清淡、多样化,以清为补,宜补气清暑,宜健脾养胃,多食营养丰富的果蔬和蛋白质,并适当食用姜、葱、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 可多食绿豆、百合、黄瓜、豆芽、冬菇、紫菜、西瓜、西红柿、赤小豆、薏米、南瓜等食物,同时也可配合药膳进行调理。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