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上海最美的老洋房 揭秘老上海的风情和故事

  【特别推荐】

  思南路

  思南路原名马斯南路,Massenet Rue,很漂亮的名字吧!马路两侧满是阴翳的法国梧桐和精美的洋房。思南路除了拥有当年法租界上小马路的共同特征外,还有着不同于其它马路的独特吸引力:二十几幢花园式洋房,集中了老上海近乎全部的民居样式——是城市历史的活标本。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思南路

  交通:乘坐公交车42、146、167、198、320、911、920、926等到淮海中路思南路站下车即可。

  思南路45号

  思南路45号,仿佛老式居民楼缺少了上面三层的建筑式样,左边的门牌号码是47号,右面的紧邻是51号,一块细小的牌子竖在门边,生怕被人忘却似的提醒着这里就是45号。

  建筑侧面的墙壁倒是有着解放前法租界老洋房的样子,开着圆圆的窗子,但是从正面看过来,阳台,阳台外飘荡的晾晒衣服,肮脏以至于颜色模糊不清的外墙,黑色的小铁门,和被门墙遮挡的花园草木……如果去掉高高的院墙,使之完全地展露三层,如果把它从这里移开放在一个老式的居民小区里,那么它看上去将就是一幢二十年以前的居民楼——尽管专家说它是现代式建筑。

  思南路88号

  过了建国路,思南路开始有了人气和热闹,而眼前突兀的是一幢尚未完工的建筑:思南路88号。在区内新建建筑限高18米以下的思南路,这样的一幢30余层的高层建筑从价值上就显得颇为珍贵,也成了要在高尚地段拥有高尚住宅的中产阶级追求的目标。

  思南路51号

  思南路51号是一幢黄色的三层小洋楼,外面的楼梯直接通上二楼,外表、墙壁和楼梯的式样总让人觉得似曾相识:或许这就是它有代表性的最好体现。推开虚掩的大门,土黄色的建筑外墙就全呈现在眼前。整座建筑几乎是空置的,只有二楼的一个套间里开出了一间,摆了两张桌子作办公室。楼梯和地板原来的颜色已经无法辨认,一律灰蒙蒙的感觉。据专家判断,这是现代西方式建筑的标本。

  思南路65号至71号

  思南路65号至71号一路走过,细心的人会发现门牌号码是断断续续的,从五十几号直接跳到了七十几号,而突然间我们会被一条不知名的弄堂吸引,发现原来从65号到71号都藏在里面。而里面的建筑竟像是规划好的别墅区,全是一式一样的独立花园住宅前后相望。弄堂里呈现出的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一侧是小洋楼,一侧是围墙和墙外光着脚玩耍的孩子。这几栋都是西班牙式建筑,:明朗、宽敞的内院,低矮围墙;墙面浮雕小巧多变,有圆有尖,有长方形的窗户,南向阳台以花铁栅装饰。弄堂里的这些洋房和弄堂外的周公馆都是当年“义品村”的花园洋房。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