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沪上犹太人的踪迹 寻找上海犹太人的踪迹

导语 1933至1941年间,上海接纳了近三万名为逃离纳粹的屠杀和迫害而从欧洲来沪的犹太难民。他们以上海为家,在上海建立会所、教堂、学校、医院等,乃至政治团体,留下了众多建筑遗产。

  沙逊大厦

  地址:黄浦区中山东一路20号

  南京东路外滩北角,屹立着外滩最为显赫的建筑之一“沙逊大厦”,曾名华懋饭店,目前也是和平饭店的大楼。大楼是典型的装饰艺术(Art Deco)风格,主体10层,尖塔处13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沙逊大厦东立面上部有一个阳台,里面即为沙逊当年为自己打造的办公和居住两用的套房。在沙逊大厦底层外墙黑色铸铁窗棂上,依然留存着沙逊家族的双狗族徽。

  上海展览中心

  地址:静安区延安中路1000号

  上海展览中心原来叫做“爱俪园”,是犹太人哈同的私人花园。花园的式样和沙逊大楼相反,是按照中国庭院风格建造的。据载,园内“有楼八十、台十二、阁十八、亭四十八”,有人称之为“上海大观园”和“海上迷宫”。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里被进入公共租界的日军侵占,几经战乱,哈同花园逐渐荒废。1954年在原哈同花园旧址上兴建了中苏友好大厦,现在是上海展览中心。

  华东政法大学

  地址:长宁区万航渡路1575号

  位于中山公园附近的华东政法大学,其前身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教会大学圣约翰书院,由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在光绪5年(1879年)创办。主教施约瑟出任该书院的首任校长,施约瑟的父母均系犹太人。其中,始建于1894年的怀施堂,意为纪念学校的创始人施约瑟,是当时最大的教学楼。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