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上海秋季最美的街道

 NO.3复兴西路 为嘈杂都市按下静音键

  秋季的夜晚,骑单车从华山路进到复兴西路,总是停下来,沿路尽是法国梧桐的路,慢慢的走着,什么也不用想,简简单单走着,就很舒服。优雅餐厅的烛光、老洋房幽深的巷道、晚饭后散步遛狗的行人,生活在此时,呈现安稳、闲适的一面。

  有时候凌晨走在复兴西路空旷清冷的街道,抬头的时候,可以从梧桐枝叶间隙,隐约看见微弱的星光,那一刻,为之动容。即便身处繁华都市,依旧在你抬头的时候,有守候着的遥相呼应的星光。

  从路口的夏朵开始,再往前的复兴西路这一片里,还是有些值得一逛的小店,外观装修都很优雅。这一路多为高级住宅区,最初是市政府规划只允许建造西式房屋,并严格规定为纯住宅区,不能设立甲类营业场所,所以可以看到很多漂亮的花园洋房和公寓,在这其中建筑风格又以Art Deco艺术装饰为主,这种建筑风格是1914年法租界第二次扩充之后才慢慢形成,是上海文人雅士最爱的居住地带之一。

  复兴西路是1914年法租界公董局辟筑,原名白赛仲路它以法租界公董局总工程师名命名。在1943年汪精卫政权接收上海法租界时改名为西大兴路。到1945年改名复兴西路。复兴西路44弄的玫瑰别墅是上海市不可移动的文物,值得观赏。

  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所-复兴西路193号3号楼

  建筑有较大的双坡屋顶,红砖砌筑烟囱,北立面有红色半露木构架,南立面浅黄色拉毛墙面。起居室呈多边形突出墙面,红砖砌筑,上为阳台。一层有圆拱券窗洞,有楣窗。具有英国花园住宅特点。

  修道院公寓(湖南街道办事处)-复兴西路62号

  这幢建筑原名修道院公寓(The Cloister)。这只是取了个The Cloister的名而已(名同修道院),其实与修道院毫不相干。整幢楼房采用砖木结构,是一幢典型西班牙风格的建筑,由南北两楼组成,即由一幢二层和一幢三层的建筑组成,二幢建筑之间以连廊连接。建筑内部空间的组合富有层次变化,内外细部构件均带有西班牙式烙印。如它的门窗多用铁花格栅,室内部分分隔亦用铁花栅,这在一般低层公寓不多见。

  玫瑰别墅-复兴西路44弄

  玫瑰别墅就座落在复兴西路44弄一个安静的弄堂,曾经是孙中山儿子孙科第二夫人蓝妮(苗族公主)的居所。上世纪30年代末,玫瑰别墅的7幢房子由奚福泉、黄大猷、赵涤和陈植4位着名建筑师设计,7幢房子风格各异,用7种不同的颜色,十分醒目、别致。蓝妮亲自督工建造。马路口的两幢洋房是人家的,蓝妮便出资买下,这样,整条弄堂都是她的了。

  地理位置:复兴西路位于徐汇区北部,东西走向,东起淮海中路接复兴中路,西至华山路。全长1043米,宽18.5米。复兴西路原名白赛仲路(Route Gustave de Boissezon),1914年法租界公董局辟筑,以法租界公董局总工程师名命名。1943年汪精卫政权接收上海法租界时改名西大兴路。1945年改名复兴西路。

  公共交通:乘坐地铁1号线、7号线至常熟路站,再步行一段即至;乘坐公交96路、548路至复兴西路华山路。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