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植物园门票+地址+游玩攻略
导语 上海植物园栽培植物3000余种,尤以珍稀、濒危植物为多。经常举办各种花展。下面就跟小编一起看看上海植物园门票、地址等信息吧!
垂直绿化小区
位于本区东北部,占地540平方米。为表现垂直绿化的形式与效果,小区内有3组园林建筑。临水处建绿萝榭,双层,混合结构,面积70.3平方米。混合结构的屏风式篱架,一列长52.5米,高2.5米;另一列长20米,高3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人字形廊式棚架,面积415平方米,廊内设坐椅。在这些建筑上攀援着猕猴桃、常绿油麻藤、广东蛇葡萄、鸡血藤、异叶爬山虎、山荞麦、美洲南蛇藤等30余种藤本植物。
绿篱小区
位于本区东南部,占地2000平方米。区内种植椤木、金叶女贞、红花继木、厚皮香等新型绿篱材料及定型植物。
草花小区
位于本区南部西侧和北部东侧,占地1160平方米。区内植角堇、球根鸢尾等一二年生和多年生宿根、球根花卉。
地被植物小区
位于本区南部东侧,占地920平方米。区内种植荷兰菊、钓钟柳、大滨菊、大花萱草、鸢尾、金鸡菊、花叶蔓长春花、品种美人蕉、过路黄等多种地被植物,绿叶葱葱,色彩艳丽。
草坪小区
位于本区北部,占地3400平方米。主草坪为矮生多年生百慕大和黑麦草混播。种植细叶结缕草、马尼拉草、海滨雀稗、钝叶草等草坪植物,宛如一片绿茵地毯。
屋顶绿化小区
位于本区中部南侧,占地212平方米。种植矮锦带花、六月雪、紫叶小檗、小叶扶芳藤、花叶玉簪、金钱蒲等10多种宜于屋顶绿化的植物。
黄道婆庙
位于绿化示范区以北的园东北部,由黄母祠、陈列馆及展廊、游憩区三个部分组成,占地4200平方米。
黄母祠
位于本区中部,始建年代有两说:一说为元代;一说为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龙华里人张之象建,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此后,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及1957年两次重修,在“文化大革命”中损毁殆尽,1991年又重建。现为六架梁五开间,歇山顶、砖木结构。面积84平方米。祠堂正中有尊玻璃钢的黄母半身塑像,高1米,基座高1米,神态庄重。祠内陈列黄道婆生平事迹。
陈列馆及展廊
位于黄母祠北侧,五开间悬山顶的陈列馆与三曲展廊连成一体,均系砖木结构,面积分别为87和123平方米。馆内陈列中国棉纺织生产发展的历史资料。
游憩区
位于本区西南部,占地2700平方米。中央为莲花池,面积150平方米,池内植荷花。池西浮雕墙长14.2米,宽3.6米,底座高1米,墙上砖雕图案为古代植棉、脱棉籽、纺纱、织布等纺织工艺流程。池南的上智舫三面临水,砖木结构,面积27.7平方米。区内主要种植银杏、桂花、腊梅、红枫、青枫、桑树、枫香、结香、杜鹃、十大功劳、刚竹等乔灌木,景色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