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清明假期交通安全出行提示(两公布一提示)

导语 清明假期期间,本市将迎来祭扫出行高峰,4月1日,上海交警发布2025年“清明”假期交通安全出行提示,详情如下。

  2025年“清明”假期交通安全形势分析

  据统计,近年来“清明”假期(2021年4月3日至5日、2023年4月5日、2024年4月4日至6日“清明”假期),全市分别发生各类道路交通事故3332起、1201起、3068起,分别造成6人、2人、10人死亡,57人、15人、59人受伤,结合近期道路交通事故情况,经研判分析,今年“清明”假期道路交通以下3类风险较为突出:

  01

  部分郊区道路事故多发

  “清明”假期,市民祭扫、踏青、近郊游需求集中,特别是郊区道路,相关交通流叠加交织,高峰时段车流量将达到饱和状态,道路拥堵提升了事故风险。据统计,近三年“清明”假期,涉及小客车的事故 6062起(占各类交通事故总量的80%),其中小客车承担同等及以上责任事故5182起,占比85.5%。转弯不让直行(占比33.6%)、未保持安全车距(占比22%)、违法变道(占比15.7%)是小客车致祸的主要违法行为。

  02

  高速事故风险突出

  据统计,近三年“清明”假期,全市高速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57起,占事故总量的8.8%。近三年“清明”假期高速公路日均事故数高于近三年4月日均事故数9.3个百分点。未保持安全车距(占比62.8%)、违法变道(占比28.7%)是引发高速事故的主要原因。据预测,4月3日晚高峰至4月6日晚高峰,G40沪陕高速高东、长兴、陈海收费站、G15沈海高速嘉西、朱桥收费站、G50沪渝高速徐泾收费站等本市主要高速公路及周边道路将迎来出入城大车流,相关道路将有不同程度拥堵,且出入城高峰多处于清晨、傍晚时段。

  03

  非机动车行人致祸违法行为仍是引发亡人事故的主要因素

  据统计,近年来“清明”假期,涉及非机动车致祸事故中,非机动车闯红灯(占比24.3%)、逆行(占比24.8%)、违法超车(占比24.9%)肇事引发的事故共占74%。涉及行人致祸事故中,行人闯红灯(占比36.8%)、不按规定横过机动车道(占比32.6%)、在机动车道内行走(占比10.6%)肇事引发的事故共占80%。亡人事故中,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行人闯红灯、横穿道路系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

  2025年清明“假期”安全出行提示

  (一)关注预警信息,做好出行规划

  节日期间,本市将迎来祭扫出行高峰,交通参与者要提前关注祭扫、落葬预约政策,关注墓区周边交通疏导信息以及停车信息。通过媒体播报、导航提示等渠道了解道路交通实时流量、通行道路异常及恶劣天气情况,根据天气、交通管制措施和道路通行情况,提前选择好出行时间和路线,错峰往返。特别是在墓区、旅游景点周边道路,高速公路、国省道等过境车辆通行的主要道路,交通流量较为集中,如遇前方发生拥堵或车辆发生故障、事故等问题,要做到谨慎驾驶、提前控速、依次排队缓慢行驶。

  (二)遵守交通规则,杜绝违法行为

  节日出行高峰,道路可能出现长时间拥堵的情况,交通参与者要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减少变道、依次排队通行,开车时不得浏览电子设备、拨打接听手持电话,杜绝疲劳驾驶、分心驾驶等违法行为。假期聚餐饮酒,要牢记“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非机动车、行人出行要遵守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指示,严禁在机动车道内行驶、逆向骑行、闯红灯、横穿马路;乘坐机动车切记系好安全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必须规范佩戴安全头盔。做到文明出行、谨慎驾驶,积极维护良好的通行秩序。

  (三)快速处置现场,避免二次事故

  对于“车能动、人未伤”的事故,驾驶人应当在拍摄固定现场证据后,迅速撤离现场,将车辆停放到不影响安全的地方,通过使用“快处易赔”、“交管12123事故视频快处”线上快处方式,进行事故处置及后续保险理赔。在高速公路发生事故,务必做到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立即将车上人员转移至高速公路护栏外安全区域,无法转移至护栏外的要贴靠护栏,并注意观察来车方向车辆,自行协商处理或者等到民警处理,切勿在行车道内协商处理事故,防止造成二次事故及长时间、大面积拥堵。对于应当撤离现场而未撤离,造成道路交通拥堵的,公安交管部门将严格对当事人进行处罚。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上海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清明节】查看2025上海清明节活动、踏青赏花地推荐、清明扫墓提示及班车安排,清明放假时间、高速免费及地铁延时运行安排。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