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庆长假七天上海接待游客近1795万人次

导语 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2021国庆长假七天本市共接待游客1794.53万人次;宾旅馆平均客房出租率59%;据银联统计,七天本市文化旅游类消费收入258.55亿元。

  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2021国庆长假七天本市共接待游客1794.53万人次;宾旅馆平均客房出租率59%;据银联统计,七天本市文化旅游类消费收入258.55亿元。其中,全市170家主要旅游景区点七天累计接待游客897万人次,同比增长17%;浦江游览9月30日至10月6日7天接待游客9.63万人次;全市线上文旅活动累计吸引浏览量519.6万人次。全市各主要公园七天累计游客游园量达549.97万人次,其中郊野公园接待市民游客51.56万人次,同比增长36.13%。

(图片来源:摄图网 ID:501430943 )

  国庆长假,市区两级文旅主管部门积极谋划、主动作为,精心打造文旅“爆款”新产品与互动体验新场景。

  从活动组织创意来看,主要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云上与线下打通。既有现实体验的精彩,推出了一江一河“滨水游”、主题乐园“亲子游”、郊野休闲“生态游”、看剧观展“文化游”等四大系列177项活动;也有指尖触达的酣畅,如博物馆、美术馆等文旅场馆的“云展览”“云汇演”“云阅读”“云直播”,以及美团“爱在黄浦江·城市微旅行”线上宣传推广、抖音“乐游上海全攻略”、小红书“上海微旅行—野生代言人”线上征集活动等在线新文旅活动。

  二是红色与经典同在。长假期间,红色旅游热度不减,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上海鲁迅纪念馆等场馆成为红色旅游热门目的地,一批红色主题展览与主旋律演出受到欢迎,让市民游客在观剧观展的过程中同时接受了艺术的熏陶与思想的洗礼。

  三是时尚与个性兼备。策划推出了一批体现时尚潮流、符合个性需求、彰显青春活力的文旅新体验。一批演艺新空间的跨界音乐、国潮民乐、沉浸式音乐剧、小剧场话剧等演出,以及黄浦江五感(视觉、味觉、听觉、嗅觉、触觉)之旅线上活动等受到年轻人的热捧。

  从市民游客出游选择看,主要聚焦三大品类:

  一是古镇乡村游成为新热点。持续晴好的天气让郊区游、休闲游成为热门,郊野远足、秋景观赏、乡村体验、农事采摘等活动备受青睐。上海各大古镇将独具区域特色的非遗文化、传统民俗、休闲娱乐、特色美食融入江南水乡风貌,乡村民宿也随之成为热门去处。如崇明区的中高端宾馆和150家四星、五星高端民宿入住率超过98%。

  二是城市微旅行成为新时尚。由第32届上海旅游节“建筑可阅读 城市微旅行”年度主题生发的系列活动,如“一江一河潮玩地”“喜欢上海的理由”“家门口的好去处”等评选推荐相继展开,以及“微游上海”十大经典线路等相继发布,一批具有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城市网红地标成为热门打卡地,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选择坐上“红色旅游”“建筑可阅读”专线巴士,去探访“里弄小巷”“梧桐深处”的上海城市文脉与底蕴。

  三是亲子家庭游成为新主力。今年国庆是“双减”政策出台后的首个长假,大手牵小手的本地亲子游成为假日市场主力军。主题乐园成为亲子家庭首选地,与此同时,各大文旅场馆精心组织文旅公共教育活动,取得了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首条“建筑可阅读”专线巴士推出每位成人免费携带1名1.4米以下儿童举措,为亲子游提供了漫步上海、阅读城市的研学旅游体验。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

  坚决守牢行业安全底线

  国庆假日,市区两级文旅局和各文化旅游企事业单位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督促各级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确保本市文化旅游假日市场安全稳定。持续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毫不放松紧盯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全市A级景区大客流管理;敦促各类文化旅游活动在举办过程中严格遵循“谁举办、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条块结合开展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网格化”督导检查。

  假日期间未发生重大文化旅游安全事件,相关场所未发现重大疫情防控漏洞,未接到重大安全事故和群体性投诉事件。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