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放假吗? 54青年节几岁到几岁?
2018五四青年节间为:
2018年5月4日 农历三月十九 星期五
按照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但这一规定没有明确放假适用人群的年龄上限。
2018五四青年节放假年龄对象:
2008年4月,经国务院法制办同意,“青年节”放假适用人群为14至28周岁的青年,3亿多青年将于每年5月4日放假半天。
此次进一步明确年龄上限后,将有3亿多年龄在14至28周岁之间的青年可以依法在青年节这天享受到半天的假期,感受到社会对青年的关爱。
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5月4日青年节,14周岁到28周岁的青年放假半天。由于青年节和3月8日妇女节等节日性质相同,都属于针对部分群体的节日,因此,如果当年5月4日赶上周六、周日的公休日,将不另补假期。
五四青年节是法定假日吗
答:五四青年节不是法定假日。
首先,不是假日,而是节日。节日是需要庆祝和纪念的,假日是调整休息的。个人认为,传统节日和五四青年节都应该列为法定节日。理由: 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等,在中国已逾千年,定为法定节日有助于传承文明。五四运动,传承的是中国青年爱国和推翻千年帝制的伟大行动,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对于激发青年爱国情怀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妇女节和青年节是否属于法定节日?
妇女节和青年节的简介
三八妇女节又叫三八节,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在中国的叫法。国际劳动妇女节全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又称“国际妇女节”等,是各国妇女争取和平、平等、发展的节日。三八妇女节是国际妇女斗争的纪念日,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团要求男女平等权利而举行示威,次年8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第二次社会主义者妇女大会上决定,为了促进国际劳动妇女的团结和解放,以每年3月8日为妇女节。中国于1922年开始纪念“三八”节,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节。中国妇女和世界各国妇女一样,都为国家独立、解放、革命、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
五四青年节,为民国初年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节日,是为纪念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而设立的。它来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1949年12月,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青年节期间,中国各地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青年们还要集中进行各种社会志愿和社会实践活动,还有许多地方在青年节期间举行成人仪式。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妇女节和青年节的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据此,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用人单位必须安排劳动者休息。此处,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和国庆节都是确定的,并无可争议之处。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的规定则属于兜底性条款,相对模糊、存在不确定性,具体该如何理解呢?
首先,我们要对此处“法律、法规”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根据法律效力的位阶和制定机关不同,我国法律主要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地方规章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等。其中,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行政法规(即“法规”)则由国务院进行制定。因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是指通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作出规定的应当休假的节日。
纵观我国法律和行政法规,除《劳动法》之外,主要是《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对应当休假的节日作出了规定:第三条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第四条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从法律性质来看,《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由政务院(国务院前身)颁发,属于行政法规,符合《劳动法》第四十条中关于“法规”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