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营造企业和谐文化
走进北京昌平区烟草专卖局(公司),人们会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感召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镶嵌在墙上的“团结、勤奋、责任、效率”8个大字;进入办公楼,楼道两侧报栏醒目的“服务别人就是服务自己、提高效率就是提高效益”的口号体现着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打开昌平局域网,《专卖动态》、《荣誉榜》等栏目渲染出公开、民主的浓厚文化氛围;进入食堂用餐,轻柔舒缓的钢琴曲使人于不知不觉中融入自然轻松的氛围……这一切都让人清晰地感觉到,一朵企业文化之蕾已在昌平烟草悄然绽放。
结合实际打造企业核心理念
昌平区局(公司)成立于1998年,两届领导班子的辛勤工作,为企业打下了扎实的发展基础。在创业实践中,昌平区局(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真切地体会到企业的发展必须要用某种东西作为发展的载体、平台,这种东西能将企业所有的人和事统领起来,并成为激发企业所有员工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他们寻找的东西,正是所有企业都在力求挖掘寻找的“金矿”——企业文化。
昌平区局(公司)党组在实践中认识到,企业文化应先从团队的凝聚力建设入手,而团队的凝聚力就需从确立企业理念开始。团结,是企业生存的首要基本条件,因此,他们将“团结、责任、勤奋、效率”作为企业生存立身的理念,提出从小事做起,将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行业价值观融合在一起。
为了整合职工个体不同的文化情趣,他们根据大学生、复转军人、失业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等职工的人生阅历、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不尽相同等特点,重新与他们进行感情的融合和新理念的沟通,使大家的意识在包容、宽松的环境中不断增强、加深。
2005年以来,昌平区局(公司)在深入开展“两个维护”大讨论活动的同时,提出了“服务别人就是服务自己、提高效率就是提高效益”的核心理念。在此基础上,昌平烟草及时夯实企业精神文化价值取向的基础,并贯彻始终。
近期,他们又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开展了“亲情亲子”、“自我人生”和“百善孝为先”等道德伦理教育,引导职工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
“以人为本” 营造企业和谐文化
从2002年起,昌平区局(公司)就提出了“善待员工、真诚服务客户”的企业宗旨,以“团结、勤奋、责任、效率”为企业精神、以“以人为本、从严治局”为管理原则,努力追求“人员高素质、管理高水平、企业高效益”的企业发展目标。
昌平区局(公司)党组将职工当作企业发展的主体,在工作上对聘用职工与正式职工一视同仁,以不断增强聘用职工的归属感。同时,他们还尽可能地为聘用职工谋取福利。
在硬件建设方面,昌平区局(公司)积极为职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进一步改善办公条件的基础上,2003年,他们开设了阅览室、娱乐中心,修建了篮球场和小花园等,使职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有了属于自己的休闲文化娱乐场所。
同时,他们还通过各种方式,努力营造大家庭的氛围。每逢佳节来临、职工生日等,该区局党组都会及时送去真诚的祝福,使员工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一位青年职工在演讲中这样说:“在这里,有诲人不倦的领导、长辈;有携手共进的兄弟姐妹;还有布满城镇、乡村各条街道的广大卷烟零售客户和消费者。步入昌平烟草3年多,我深刻地体会到团结、勤奋、责任、效率的真谛。我工作并快乐着,奉献并快乐着,深深地爱着这个家。”也正是这种独特的企业文化魅力,几年来,昌平区局(公司)吸引了一大批素质较高的年轻人进入企业。截至目前,该区局(公司)共有本科生14名,大专生23名,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较以往明显提高。
从严管理 营造企业“执行力文化”
昌平烟草人认为:执行力的核心在于责任心。职工只有具备了责任心,做事认真、细致、负责,企业的执行力才能到位。而要增强职工的责任心,就需要建立一种让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文化。
为此,他们先后制定完善了《员工手册》、《职责与制度汇编》、《法律宣传手册》、《内部监督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并通过周例会、月例会以及各种考核、检查将制度落实到位,为基层干部提供了制定工作思路、执行工作计划、检查考核工作效果的有效方法,使企业的制度文化真正成为一种“执行力文化”。
企业执行力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是企业干部队伍的建设。基层单位科级干部是企业联系上下级的桥梁、纽带,更是企业的骨干。昌平烟草通过建立和完善对基层干部的教育机制、考核任用机制,实行公开竞聘上岗,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同时也为普通职工创造了公正、公平的竞争机会,使“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平台、能干事的有待遇”。目前,昌平区局(公司)专卖科的3个分队长均是通过竞聘脱颖而出的。
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有效促进了企业的协调健康发展。从1998年到2005年,该区局(公司)卷烟销量年均增长15.7%,利税年均增长44.9%,几年来在北京市局组织的各项考核中一直名列前茅。2005年,该区局(公司)被评为全国烟草行业先进集体和“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
结合实际打造企业核心理念
昌平区局(公司)成立于1998年,两届领导班子的辛勤工作,为企业打下了扎实的发展基础。在创业实践中,昌平区局(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真切地体会到企业的发展必须要用某种东西作为发展的载体、平台,这种东西能将企业所有的人和事统领起来,并成为激发企业所有员工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他们寻找的东西,正是所有企业都在力求挖掘寻找的“金矿”——企业文化。
昌平区局(公司)党组在实践中认识到,企业文化应先从团队的凝聚力建设入手,而团队的凝聚力就需从确立企业理念开始。团结,是企业生存的首要基本条件,因此,他们将“团结、责任、勤奋、效率”作为企业生存立身的理念,提出从小事做起,将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行业价值观融合在一起。
为了整合职工个体不同的文化情趣,他们根据大学生、复转军人、失业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等职工的人生阅历、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不尽相同等特点,重新与他们进行感情的融合和新理念的沟通,使大家的意识在包容、宽松的环境中不断增强、加深。
2005年以来,昌平区局(公司)在深入开展“两个维护”大讨论活动的同时,提出了“服务别人就是服务自己、提高效率就是提高效益”的核心理念。在此基础上,昌平烟草及时夯实企业精神文化价值取向的基础,并贯彻始终。
近期,他们又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开展了“亲情亲子”、“自我人生”和“百善孝为先”等道德伦理教育,引导职工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
“以人为本” 营造企业和谐文化
从2002年起,昌平区局(公司)就提出了“善待员工、真诚服务客户”的企业宗旨,以“团结、勤奋、责任、效率”为企业精神、以“以人为本、从严治局”为管理原则,努力追求“人员高素质、管理高水平、企业高效益”的企业发展目标。
昌平区局(公司)党组将职工当作企业发展的主体,在工作上对聘用职工与正式职工一视同仁,以不断增强聘用职工的归属感。同时,他们还尽可能地为聘用职工谋取福利。
在硬件建设方面,昌平区局(公司)积极为职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进一步改善办公条件的基础上,2003年,他们开设了阅览室、娱乐中心,修建了篮球场和小花园等,使职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有了属于自己的休闲文化娱乐场所。
同时,他们还通过各种方式,努力营造大家庭的氛围。每逢佳节来临、职工生日等,该区局党组都会及时送去真诚的祝福,使员工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一位青年职工在演讲中这样说:“在这里,有诲人不倦的领导、长辈;有携手共进的兄弟姐妹;还有布满城镇、乡村各条街道的广大卷烟零售客户和消费者。步入昌平烟草3年多,我深刻地体会到团结、勤奋、责任、效率的真谛。我工作并快乐着,奉献并快乐着,深深地爱着这个家。”也正是这种独特的企业文化魅力,几年来,昌平区局(公司)吸引了一大批素质较高的年轻人进入企业。截至目前,该区局(公司)共有本科生14名,大专生23名,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较以往明显提高。
从严管理 营造企业“执行力文化”
昌平烟草人认为:执行力的核心在于责任心。职工只有具备了责任心,做事认真、细致、负责,企业的执行力才能到位。而要增强职工的责任心,就需要建立一种让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文化。
为此,他们先后制定完善了《员工手册》、《职责与制度汇编》、《法律宣传手册》、《内部监督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并通过周例会、月例会以及各种考核、检查将制度落实到位,为基层干部提供了制定工作思路、执行工作计划、检查考核工作效果的有效方法,使企业的制度文化真正成为一种“执行力文化”。
企业执行力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是企业干部队伍的建设。基层单位科级干部是企业联系上下级的桥梁、纽带,更是企业的骨干。昌平烟草通过建立和完善对基层干部的教育机制、考核任用机制,实行公开竞聘上岗,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同时也为普通职工创造了公正、公平的竞争机会,使“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平台、能干事的有待遇”。目前,昌平区局(公司)专卖科的3个分队长均是通过竞聘脱颖而出的。
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有效促进了企业的协调健康发展。从1998年到2005年,该区局(公司)卷烟销量年均增长15.7%,利税年均增长44.9%,几年来在北京市局组织的各项考核中一直名列前茅。2005年,该区局(公司)被评为全国烟草行业先进集体和“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