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海高考作文怎么写(专家点评)
导语 2023年6月7日上午,上海高考语文结束,市教育考试院邀请相关专家对试卷、作文题目进行了评析,怎么写,来看专家怎么说。
2023年6月7日上午,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文化考试(简称“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邀请相关专家对试卷、作文题目进行了评析。来听听专家们是怎么说的。
01
写作,不仅仅需要好奇心
(专家点评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
6月7日上午,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文化考试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第一时间公布了2023年上海市秋考作文题目:
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 (2)不少于800字
市教育考试院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了评析。大家一致认为,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明确回应了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贴近考生生活,倡导真情实感,在延续历年来思辨性传统的同时,稳中求进。
一、培根铸魂,引领精神成长
教育是国家建设的基础,建设教育强国,加强创新性人才的自主培养,是强国兴教的重要任务。青年人正在开启探索“陌生世界”的征程,正处于逐渐融入社会生活的关键阶段。坚定积极乐观的理想信念,引导考生进行正确、深入的思考,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重点。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写作题明确回应了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要求,引领考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省思个体生命与外在世界的关联、个体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题目围绕作为天性的“好奇心”进行发问,启发考生继续深入思考,从而唤起考生的写作激情,引导他们联系实际,发现人们“乐意探索陌生世界”丰富的内驱力和原动力,充分体现出对青年人精神成长的关怀和引导。
二、启智增慧,倡导真情实感
“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切合青年考生的心智发展、思考兴趣和思维特点。一方面,“乐意”“探索”“陌生世界”“好奇心”等词语、概念都是语文课业学习中的常识基础,是考生们耳熟能详的;另一方面,这一问题本身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也十分贴近,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心”,发挥个人智慧,写出真情实感。
具体来看,考生在开阔的思考空间中,将感性所悟与理性所思相结合,将人文艺术与自然科学相联系,凡古往今来种种“陌生世界”,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具体经验,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对象和素材。题目的丰富内涵使考生在写作时能够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理可讲,人人都有“用武之地”,还能够充分呈现其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不仅符合选拔性考试的要求,而且对于促进考生个体成长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稳中求进,考查思辨能力
写作题用语简洁明快,含义清晰易懂,便于考生很快领会写作意图和文章要求,融合了考查的科学性与语文之美。题目于发问中寓启迪,循循善诱,对于考生入题写作起到有益的推动作用。面对“陌生世界”的探索,“好奇心”往往是起始,还有求知欲、实践力、使命感,更有家国情怀。考生在写作“探索”的过程中,体现新时代对于自主创新人才的自觉与自省。
题目保持了历年上海高考写作题注重思辨性的特点,又对思辨的路径做出进一步开拓,引导考生切实探究问题,进行深入写作,凸显了语文写作教学对于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既呈现出今年写作题稳中求进的气象,又彰显出新时代教育事业的青春气质。
02
以文化人 以美育人
涵养新时代品格
(专家点评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
专家一致认为,今年的语文试卷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坚持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守正创新,考查核心素养,落实教学评一致,符合高校人才选拔要求。
一、坚持立德树人,培育新时代高尚品格
试卷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考生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促进新时代高尚品格的形成。默写中《论语·卫灵公》《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名句、诗歌《酬李少府见赠》、文言文《儒贾传》《游京师郭南废园记》等材料所传达的坚贞、豁达、义善、乐道等品格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社科类现代文节选自关于进化论的科普著作,谈及伦理道德和法律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意义,有利于考生增强道德观念,坚守社会约束机制。写作题激发考生求知欲,启发考生全面思考探索精神应有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以文化人”的功能。
试卷在反映时代风貌、科技进步的同时,致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引导考生树立文化自信。积累运用部分充电机器人的材料,贴近现代生活实际,反映时代新风貌。文学类现代文《篾匠阿爷》礼赞劳动的价值和工匠精神,思考时代进步对传统手工艺的影响,意味悠长,实现“以美育人”的功能。
二、落实课标理念,考查核心素养
试卷以新课标为命题依据,紧扣学习任务群,创设贴近考生学习、生活实际的情境,考查考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试卷中渗透了新课标学习任务群的理念,注重整本书阅读、多文本阅读的方法养成。社科类现代文阅读部分兼顾“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学习任务群的要求,考查考生利用图书目录、试读内容、读者评论等把握整本书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旨趣的能力。同时又要求考生对有偏颇的读者评论表达自己的看法,考查其理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文言文《儒贾传》阅读试题引导考生比较作者小序与正文中传主的话,在辨析多个文本不同观点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些试题有利于综合、深入地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
试卷创设了多样的情境,如修改给老师的邀请函、阅读图书馆网页内容、体会篾匠的内心世界、分析给传主的新店取名“义善坊”的原因;还设置了以情境为载体的综合性试题,如请考生综合多方面信息写一条读者评论。这类试题让考生在真实情境中充分展示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三、坚持守正出新,落实教学评一致
试卷整体结构、分值比例、题型、题量基本保持稳定,试题难度设置严格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有利于科学选拔和人才培养。
试卷在创新试题形式的同时,选材方面亦有突破。如文言文《儒贾传》以“儒贾”形象引导考生关注商人身上的“儒者之行”,使考生能够立足文本,多角度认识、评价人物形象。
全卷或显性或隐性地关联教材内容。文学类现代文《篾匠阿爷》的主人公在时代变化中坚守自我,彰显工匠精神,与以“崇尚劳动、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呼应;古诗文相关考查内容关联部分课文中体现的儒家思想和道德追求;社科类现代文阅读试题涉及“逻辑谬误”,须以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的学习为基础。试卷的选材和设题均引导高中语文教学关注课堂,重视教材,优化师生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