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非遗美食地图打卡之旅 这些美味不容错过

导语 前几日发布的上海非遗美食地图,小伙伴们都浏览过了吗!快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高桥松饼

  

  高桥松饼起源于清光绪年间,当时镇上一大户赵小其之妻为做塌饼高手,所做之饼,小巧可口,又松又脆,入口即化;后赵家败落,赵妻将自制松饼,提篮小卖于茶坊烟铺,被美称为“松饼”。

  高桥松饼因其入口酥松而得名,又因酥皮层次分明,有12—18层,每层薄如纸,又被称为“千层饼”。

  枫泾丁蹄

  

  1852年诞生的枫泾丁蹄,在上海的西南角,香飘百余年。冷吃喷香可口、回味无穷,热吃酥而不烂、油而不腻。不少游客甚至不远千里来到上海枫泾古镇,只为吃上一口正宗的枫泾丁蹄。

  枫泾丁蹄代表中国特产,“跑”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频频亮相大型展会。

  三林本帮菜

  

  从乡下有喜事铺的流水席,经过几百年发扬光大,三林菜系已成为上海经典的本帮菜系。一到过节,就是家宴必备款。

  本帮扣肉、蒸三鲜、红烧鳊鱼、小葱肉皮、咸肉水笋、扣蛋卷、扣鸡、扣三丝,是三林本帮菜最声名远播的“老八样”,咪道老嗲哦!

  三林酱菜

  三林塘有三宝,其中一宝正是三林酱菜,很多人跨区也要来买。什锦菜、萧山萝卜、姜片……好吃不贵!再配一碗白粥,真是充满人间温情的美味。

  德兴馆

  

  古色古香的门面外,正中的匾额黑底金字写着“德兴馆”三个大字,一看就经过岁月凝练。这家创建于1876光绪年间的老店,梅兰芳、杜月笙都爱。

  尤其是卖到脱销的一碗焖蹄面,从来都是上海心中的“第一面”,炖到酥软的焖肉+味浓稠唇的老汤,让你一口一口吃到停不下。

  功德林素食

  97年历史代代传承,成就功德林上海“素食鼻祖”的美称,也成功入选2008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把素食做得和荤菜一般滋味,实属难得。

  宋庆龄、萧伯纳吃过都不吝赞誉!秘制打卤面、清炒蟹粉、松子富贵鱼、八宝辣酱都是招牌。不仅美味,性价比更高。

  梨膏糖

  

  20世纪30年代,街头开始以唱“小热昏”为噱头带卖梨膏糖,唱到一半商家打开木箱,便兜售起来,听曲的小伙伴也喜笑着拥上来。“小热昏”渐渐成了“卖梨膏糖”的代名词。

  如今梨膏糖成了游客来城隍庙,必送亲朋好友品尝的美味。甜而不腻、香脆适口,吃完清爽一整天!

  五香豆

  

  城隍庙的五香豆,是上海人心中的老味道了。小时候一去城隍庙,除了走九曲桥,就是眼巴巴盼着姆妈买蚕豆吃了。

  最外面的一层白霜,是要慢慢舔的,舔完后的五香豆,仍然留存着咸香味,咬到内心则有些些软韧了,特别适合闲时消遣。

  南翔小笼

  国家级非遗美食、上海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南翔小笼真是上海人的挚爱了。已经有140多年历史的小笼,经过六代人将馅料秘方薪火相传,成就传世美味。

  南翔小笼纯手工剁馅,每一个馒头褶都在25-32层之间,轻薄如细纱,汁水如泉涌,热腾腾地直勾勾诱人。

  崇明老白酒

  “名扬江北三百里,味占江南第一家”,700年酿造历史的老白酒自古就名声响亮,畅聊人生时最适合咪一口。

  一入口,十几度老白酒甘甜气就混合着微酸的清爽,直下柔肠,而那股醇香味更带来超足后劲,一时满口回香!

  绿杨村川杨菜点

  

  “绿杨城郭是扬州”,从绿杨邨名字来源,就可以嗅出绿杨邨主打细软入味的扬州菜,经典三头蟹粉狮子头、拆烩大鱼头和红扒猪头,更圈粉无数。

  凯司令

  1928年就诞生的凯司令,可是上海第一家西餐馆。名副其实的老字号,就连张爱玲也爱吃。尤其是它家首创的栗子蛋糕,奶油绵密柔滑,里面更扎实地塞满了当季新鲜栗子打碎的栗蓉。

  上海非遗美食地图精选列入国家级、市级、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上海美食40种,绘制成精美的地图免费发放,便于市民游客按图寻访,品尝上海味道。

推荐阅读:上海40家非遗美食清单一览

  扫码关注更快捷

温馨提醒:微信搜索公众号上海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美食】,获取上海最新美食优惠套餐购票入口。

关注更新
返回本地宝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