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艺术中心指南针艺术展时间+门票+看点

导语 复星基金会中葡当代艺术大展“指南针”于2018年7月1日正式在复星艺术中心展出;

  复星艺术中心

  复星基金会中葡当代艺术大展“指南针”于2018年7月1日正式在复星艺术中心开幕,近百件风格各异却内涵相通的展品跨越欧亚大陆,汇集、凝聚在艺术中心的空间。

  参展的作品跨越了艺术中心从一楼到三楼多个维度的空间,由策展人精心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个艺术家的作品聚合在一起,表达着独特的个人记忆和处世哲学,即是那存在于回忆深处甜蜜却无法触及的Saudade,让观众一窥作品诉说着的深邃内涵。

  同时,不同艺术家的作品在空间中或默然相对,或遥遥呼应,仔细品味却发现它们之间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不仅是心境上的吻合,还有着艺术思想、东西方哲学的碰撞与统一,这些起源于中葡两国的观念和表达手法,在历史上就已经产生过数次共鸣,而在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中,更是沿着“指南针”的轨迹,穿越了大洲与大洋,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起来。

  艺术中心一层空间在若泽·佩德罗·克罗夫特(José Pedro Croft)的作品《无题》的数个镜面中发生了折射和重叠,在展览的最开始就引领观者跌入一个过去和现在仿佛对折压缩在一起的奇异结界。在金属框架规范起来的镜中,自我的形象变得影影绰绰,是对自身的反思,亦是对曾经的“我”的追寻。

  进入二层,迎面感受到了若阿纳·瓦斯康塞洛斯(Joana Vasconcelos)大型作品《女武神Marina Rinaldi》的强烈艺术冲击。作品描绘了代表着北欧神话中英勇战士的女武神,经过变形的身体在整个空间中延展,作品安装升空时更是如同宏伟的精神笼罩天空。细看却又是反复多变的巴洛克风格,由当地妇女集体合作完成的各种布料拼接在一起,代表着在记忆中永不褪色的当地文化。古老瓷砖的运用更是让人想起中葡两国16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和交流。

  刘建华作品《虚幻的场景》在展厅中央构建了漂浮在筹码孤岛上的上海,绚烂缤纷却又零碎脆弱:全球化时代,天际线的崛起似乎冲淡了记忆,我们去哪里再寻美好的Saudade情结?

  孙逊则将一整面展墙打造成“历史博物馆”,拼贴着雨花石的巨大木刻画如同出土的化石,炼金术士、魔术师的形象穿梭于画作中,艺术家在全世界行走搜集的小物件则点缀在作品中间,在历史的厚重感中还原着作者同样感人的个人记忆。

  对面的墙上则是鲁伊·莫雷拉(Ruí Moreira)的画作,在其中有大量中国墨的使用,还有灵感取自中国面具的人脸形象。安德烈·索萨(André Sousa)则在旧布料上绘制变形了的日历,表达了穿梭时空和追忆历史的情感。悬挂起来的作品形成迷宫般的构造,观众穿梭其中如同迷失于甜蜜的旧日时光。

  三层的作品延续着展览主题。施勇直接具像化了Saudade情结,顿挫闪烁的粉色霓虹灯叩击着观者的心扉。佩德罗·瓦尔德斯·卡多佐(Pedro Valdez Cardoso)的多件雕塑作品中融合了西方与亚洲的多样化元素,“口渴的佛”等意象则充分展现了不同文化相互理解、阐释和碰撞的现象。

  程然的《信鸽(狂人日记——纽约)》则以一只鸽子的视角观察全球化时代的都市,繁华象征的电子屏变得无意义,旁白的长诗则如同作者记忆中的梦呓。

  路易莎·雅辛托(Luísa Jacinto)的花神系列聚焦于多种植物,然而艺术家又用拼贴手法使其变得朦胧不可及。关小的作品置于灰色网纱围绕的空间,如同形成个人体验的力场,可以在其中欣赏汇聚了艺术家本人经历片段的影像。瓦斯科·阿劳约(Vasco Araújo)的三个系列则别出心裁地描绘了出土瓷片的剪影,配上诗句,似乎带领观众回到那个瓷器贸易繁华的时代。

  指南针/复星基金会中葡当代艺术大展

  展览时间:7月3日起至8月26日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10:00-18:00(最后入场时间:17:30);周四、周六10:00-20:00(最后入场时间:19:30);周一闭馆(国定节假日除外)

  展览票价:80元,线上购票70元

  展览地点:复星艺术中心(黄浦区中山东二路600号)

  交通

  轨道交通:

  9号线小南门站3号口

  10号线豫园站1号口

  公共交通:

  33路 55路 64路 65路 147路 736路

  购票:活动已结束,购票窗口已关闭。

关注更新
返回本地宝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