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苗大展体统正式开展 于曼妙花园间回归身体

  林天苗:体·统

  2018年6月26日至8月26日向公众开放

  林天苗,《我的花园》,2018年,铝合金框架结构、玻璃、液体循环系统、地毯,尺寸可变

  “作为艺术家,我仅期望把自我内心的体验及心灵感悟分享给大家!”

  在6/25日下午的林天苗个展“体·统”现场,上海外滩美术馆迎来了客流的高峰,馆内人头攒动,几乎每一层楼都大排长龙,每一个作品前都汇聚了众多参观者。而互联网作为现场的延伸,朋友圈、微博、ins刷屏也成为大众乐事,整个艺术圈似乎都被吸引、津津乐道于此。

  “这不是一场研究展,不是一场回顾展。”开展前夕的艺术家对谈中“体·统”顾问策展人亚历山德拉·孟璐这样介绍,“作为策展人,晓瑞和我希望将这次个展打造成一个工作室,让艺术家在这个空间里面尝试最大胆的创作。我们将整个个展视做一个特意为上海外滩美术馆设计的装置艺术作品。”

  此次展览,林天苗不仅带来了她二十余年创作脉络中极具代表性的装置作品,以及其自2017年起制作且从未向公众展出的数件玻璃材质的大型交互装置,更公开了一系列具文献意义的手稿。

  艺术家林天苗在开幕现场

  从左至右:“体·统”助理策展人朱晓瑞,“体·统”顾问策展人、古根海姆美术馆亚洲艺术部三星资深策展人亚历山德拉·孟璐,艺术家林天苗

  “林老师喜欢使用身体创作,身体上的概念对于她的作品至关重要。”2017年3月,上海玻璃博物馆邀请林天苗参与玻璃当代艺术项目“退火”,让其有机会首次尝试用玻璃完成作品。在林天苗看来,玻璃和线有着同样的性质,透明并且短暂,特别吸引她。同时,她也坦言,比起玻璃工艺,她真正挑战的是承载于玻璃器皿中的液体。“不同液体不同粘度带给你的感觉完全不同。如何准确地(在玻璃里)控制和体现液体,是比玻璃更吸引我的事。”

  开幕现场图

  观众体验装置《反应》

  策展人亚历山德拉·孟璐表示:“过去,当林天苗在海外举办展览时,她可能会被戴上两个标签:‘中国’‘女性’艺术家。而在外滩美术馆的展览里,她面对本地的观众将变得更‘纯粹’,仅作为艺术家的身份出现。”

  这场特定场域的艺术项目,将展开四部分概念的探究:“个体意识”、“群体意识”、“公共意识”、“终极意识”,概念与楼层相呼应,依次从美术馆二楼展厅纵向延伸到六楼,为观者带来一场心理和感官上的“意识”之旅。

  从左至右:“体·统”助理策展人朱晓瑞,“体·统”顾问策展人、古根海姆美术馆亚洲艺术部三星资深策展人亚历山德拉·孟璐,艺术家林天苗,上海玻璃博物馆馆长张琳,上海外滩美术馆馆长拉瑞斯·弗洛乔先生

  九十年代初,作为中国首批尝试装置和录像制作的女性艺术家之一,她不断尝试各种创作媒介,通过具有女性生活痕迹和符号意义的材料如针、棉、线、丝、布,将这些材料加工、缠绕、覆盖于日常物件上,透露着对日常生活和传统手工艺的关注和反思,以一种独到的想象力及视野形成了鲜明、敏感且细腻的个人风格。从早年的旧作《白日梦》、《嗨!!!》和《失与得》,观众都不难体会到艺术家注重材料和方法的选择,充斥着手作的质感与生活的温度。2017年,创作二十余年的她却突破一贯使用的传统媒介,选择广泛应用在现代领域需人工合成的玻璃材料,尝试前所未有的创作挑战。林天苗开始与上海玻璃博物馆合作,从最初掌握玻璃的特性,逐步研究工艺技术,提取“机械”运动等更具有社会化识别标志进行装置实验,寻找科技与艺术之间的平衡点,介入到更丰富的层次和多维度的探索。正是由于材质、创作方法及视觉语言的转换往往是同步的,了解林天苗作品的观众,会因为其材质的转换获得一次全新的体验。


  展览名称“体·统”,概念原生于人体系统,从一系列的现代批判、政治理论及当代心理学出发,正如顾问策展人亚历山德拉·孟璐所说:“林天苗创建并提出‘系统’和‘体系’的检测,揭露和重新塑造自我在社会和技术现实变化中的运作方式。这些系统在物理上、精神上,甚至是诗意层面上都有一定作用,在她所涉足的所有工作中,人体是她的中心关注点,身份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问题成为其思考和实验的内容,并贯穿于整个展览中。”

  为本次展览设计制作的画册将会成为展览研究的延续,其中收录了研究文献、撰写文章及展览现场图,作为林天苗个展“体·统”总结性的文本,也为观众带来与展览不同的阅读路径。美术馆感谢亚历山德拉·孟璐、皮力、鲁明军和朱晓瑞为本出版物做出的特别贡献。同时,一系列公共教育活动将在展览期间举办,以进一步探讨“体·统”下的相关话题。

  “意识”之旅

  “第一层是去让观众在完全的个人体验、个人意识,或者个人的幻想当中体验这个作品。”

  ——林天苗

  林天苗《反应》

  作为展览的开篇,二楼展厅中心是全新大型交互装置《反应》,观众需一人走入展厅中央,进入一个充满未来感的白色“洞穴”空间装置,置身于艺术家创造的内部空间之中,开启一段私人化的体验和感知。他/她将手腕放置在感应器上5至10秒,感应器采集的脉搏跳动的频率,蓝色荧光液体会从螺旋盘下的玻璃管中缓慢滴落。短暂的时间内观者可视、可感、可听到自己的“血液”动感状态,这种探索是个体与机器之间一对一的反应,所蕴含的是“真我”与“假我”在设定环境中的彼此相遇,相遇也成为凝视和感知、了解、辨认和质疑自我的过程。

  林天苗《白日梦》

  与此一壁之隔,是林天苗创作于世纪之交的代表作《白日梦》,它却是由最常见的、便宜易得的白棉线为主。展览地面置有一个悬空的床垫,其上方放置一张与床垫等大的画布框,画布与床之间被无数根白棉线上下连接着,床垫表面的布被向上牵引,隆起的身体形状好似脱离空间。在光影交错下,棉线交织而隐约凸显的素描人形是艺术家自身的形象的解构,探讨形成自我身份的过程。强烈的视觉张力令人联想其制作过程中难以想象的大体量手工劳动。

  “进至第二层,让观众感觉到一个集体的概念对他们的影响——我们是被影响的,我们是被困惑的,但是我们又无力去挣脱这样一种状态。”

  ——林天苗

  林天苗《白日梦》

  三楼的展厅将展出其新作《暖流》,与人们的群体意识、日常经验、生活方式有关,运用化学实验所使用尺寸各异的玻璃器皿,制作为一组组独一无二的结构,它们被连接于竖立于墙体内的大转盘上。其中,象征生命本体的粉红荧光液体,在彼此联通的玻璃仪器中进行“自转”,被社会、文化大型机械带动其反向“公转”,形成了宇宙“公转”与“自传”共构依存的关系。

  林天苗《嗨!!!》

  而另一件早期重要的影像装置作品《嗨!!!》则是完全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和呈现方式。她用物理镜头投影一个巨型动态肖像,持续交替变动的高频及低频震动传递在棉线与图像之间,并伴随着彩色图像从女性肖像转为黑白的中性形象。在影像的变化过程中,声音从浑厚的贝斯声变为尖锐的高音,一种宏大到纤细敏感的体验,被视觉、声音同时释放出来。

  “我想把这些东西用视觉的语言来表演,当你进入这个空间的时候,你不可能看到一个完整的,你必须到这个空间里,必须站在这个作品底下,才能用身体来感悟到。第三层、第四层,我想把大家带到一个所谓的公共空间,就是花园这个概念当中。”

  ——林天苗


  正如专门为此展览量身定制的大型装置《我的花园》将占据美术馆四楼的整个空间,借以“有真为假,作假为真”的公共意识概念,观众们被邀请去参观一个由玻璃器皿构成的“温室(花园)”,让人感觉沉浸在一种充斥着自然园艺、科学技术和大胆的艺术想象的壮观结构之中。这里的整个地面铺有柔软的粉色地毯,不同直径、高低的粉色花盆内直立着类似植物的玻璃管,玻璃管中喷流着各种透明的绿色液体。观众可以从玻璃管上印刷文字识别植物的名称,如“指甲花”( 中文植物学名为“散沫花”,拉丁学名为Lawsonia inermis),有趣的是,当俗名再度被译成英文的时候,“指甲花”为“nail dye flower”,它们将再生为一种新的话语政治。而这一过程体现了俗名和“专业国际标准”之间的随意性和差异性。

  林天苗《失与得》

  五楼的《失与得》是本次展览的点题之作:从个体、群体、公共上升到终极“意识”的体现,艺术家提炼了骨骼与工具幽默的结合点,日常工具原本有它专属的功能和属性,当工具与身体骨骼“嫁接”后,其功能和属性被重组,似乎无意间将严肃的死亡问题不断地扩展和延伸,随即新的意识产生。

  当观众走到美术馆六层,结束即将的“意识”之旅,他/她将在中庭区域看到林天苗创作的手稿。无论是透视图、剖面图、还是平面图,每一份手稿都有着工程制图般的精确考量,每一份都反映的是艺术家创作思考的历时过程。

  关于艺术家

  林天苗1961年出生于山西太原,现居住和工作在北京。1984年研修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1988年赴美,1989年于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学院学习,后以设计师的身份在纽约工作了近7年时间。1995年林天苗从纽约回国,在“开放工作室”的艺术活动中展出了“缠的扩散”、“圣德蕾娜的诱惑”、“裤子”、“树”等作品,奠定了她从事实验性艺术的重要性地位,同时也是第一批获得国际关注和认可的中国女性艺术家之一。


关注更新
返回本地宝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