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上海最有特色的弄堂 上海特色弄堂
导语 1843年,上海开埠,这个当时在中国排名12位的城市从此开始了它在历史舞台上浓墨重彩的书写;20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到达了它“摩登”的一个鼎盛:超越巴黎,成为“世界第五、远东第二、中国第一”的大都市。
7.上海大亨弄堂-高安路18弄
这条弄堂现在上海图书馆附近的高安路上。
那是一条相当幽静的马路。走进去初看,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甚至有些平庸。然而到里面,往左拐,却发现有孩子们的欢笑声,这才发现,今天这条弄堂深处里隐藏的那一栋大房子成了徐汇区少年宫。很多父母等在这幢大房子的外面,孩子们在里面学习各种兴趣班。形成了一道傍晚的安谧风景。 那一栋弄堂深处悄悄隐藏的大房子,是1931年上海滩著名的“面粉大王”、“纺织大王”荣德生的房子。这栋房子,也许不应用“豪宅”来夸张,因为它的面积虽大,但整体风格简洁,中央入口是两根陶立克式的大柱子,其余造型成中规中矩的两边对称,毫不张扬,造型偏向实用而不是炫耀的讲究。
8.鲁迅故居-注定要做独行者
鲁迅故居在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一幢红砖红瓦的三层新式里弄住宅,先生1933年搬到这里,谁想不过三年便离开了人世。想来,先生半生飘零,该是很喜欢这处安静的住所吧。
房子缩在里弄里,是倒数第二家,安静得很,关起门来便自成一统。屋前的小花圃里,桃树、紫荆、石榴长得正好,一如当年。底层前间是客厅,中间一张西餐桌,五把椅子,西面是书橱和瞿秋白所赠的书桌,南窗下有台缝纫机。靠东墙摆放着海婴的玩具橱和小桌椅。后间是餐室,正中一张方桌,围着四把椅子,西北墙角有一个双层餐具橱,东墙放着西式衣帽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