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如何突破就业牢笼

  在强大的就业压力面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或感慨自己“怀才不遇”,或感慨自己“能力太差”,其实,大学生就业真的就“惨”到了如此境遇吗?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支点,是否可以让大学生在求职市场上驰骋自如?且看专家们给出的具体分析。

  案例一:眼光过高

  李新是一个本科生,大学里学的是国际贸易,毕业时,父母为其在老家找到了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但是,他梦想做一个像俞世伟那样跨越欧美、走遍世界的大牌商人,于是和同学结伴来到北京,希望找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刚开始,李新找工作的目标,就是比别的同学找到更加理想的工作。不仅职位要高,而且要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还要是世界500强企业。但是,来北京一个多月,简历投出20多份,有回音的只有两份,面试后却杳无音信。面对着强手如林的职场,眼花缭乱的招工单位,李新茫然了。眼看家里带来的钱花掉一半了,李新真的有点着急。当初那么令大家羡慕、父母骄傲的专业就这样被冷落了吗?回家还是留京漂泊,他进退两难。

  专家:找工作要实际一点

  未来新的就业模式是一个由三个阶段构成的循环,被总结为“赚钱、充电、憧憬”。如果你找到一份工作,这个循环将从你与新公司的协调开始。首先,你将才智和精力投入到新公司中;接着你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工作能力,直到这个职位不再能满足你;然后你使用更高级的职业技能,以便得到更好的工作,使事业更上一层楼。

  “门槛”是一个广义的能力概念,实际上是对应聘人员的知识、技能、个性、潜质、动机、素养等的综合要求,对于不同的工作,这些组成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对于李新来说,他必须要认识到自己刚刚毕业,没有商场实战的能力和经验,所以找工作不要太过理想化。

  求职者必须首先清楚公司的用人要求,明白自己存在的不足,然后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设计一个适合自己的求职方案,才能够取得成功。

  案例二:过于自卑

  小佳是个腼腆的女孩,每次去应聘,都是输在面试上。见了面试官,如履薄冰,手脚不知往哪儿放,头不敢抬,眼睛也不看人,低着头在那儿等过关,本来平时都回答上来的问题,面试的时候脑子一片空白,还出现过答非所问的现象。常常面试回来后懊恼不已,自惭形秽。越是这样,就越是严重影响下次面试的心态,产生自卑心理,形成恶性循环,慢慢失去了信心。

  专家:用自傲克制自卑

  小佳的问题是个心理问题,属于自卑畏怯、信心不足、蛇咬怕绳、心态不佳问题。所以第一步要解决她的心态问题,要让她充满信心去参加面试。

  信心不足产生的原因很多,有生理的、环境的、家庭的或社会的原因,但主要还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有的求职者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梦寐以求的企业对自己的简历一点回音都没有,或发了无数份简历都没下文,开始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如别人。作为一名大学生,难免想有一番大作为,但是当自己的豪情被人漠视时,也许会无力承受打击。从更深一层来讲,就是不敢面对机遇、迎接挑战,自卑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就业市场就心里发怵,参加招聘面试,心里忐忑不安,在求职中总是自己拿不定主意,过分退缩。一旦中途受到挫折,更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甚至觉得自己确实真的不行,也不敢说“行”,总是说“试试看”,显得很没自信。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必须认真加以克服。

  对于缺乏自信的求职者来说,最好的办法是把优点集合起来,一一列举,形成一个优势。写下要说的重点,进行场景训练和演绎。优点就是任何你能运用的才干、能力、技艺与人格特质,这些优点是你能有贡献、继续成长的要素,是你竞争的法宝。在阐述自己的优势时,不要不好意思。勇气很重要,要敢于拉下面子,想尽办法去争龋小佳就是过于自卑,在进行求职训练时,可以先过火点,甚至产生自负、自傲,甚至自大的情绪,来克服掉自卑,然后,在面试过程中折中回来,就会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案例三:心态浮躁

  崔强是学计算机的,毕业后,到一家计算机公司干了三个月,感到公司销售业务量大,技术工作量小,学不到东西,于是跳槽到一家软件公司,以为这下有了学习机会,结果工作拿不下,技术跟不上,干的东西与原来学的关联不大,非常吃力,质量和进度都不能满足要求,老板很不满意地说:“这是公司,不是培训班。”于是,崔强被老板炒掉了。过了两个月,崔强才找到一家专搞弱电的公司,公司业务很丰富,电子、通讯、计算机都用得上,其中由崔强和几个老手搞局域网安装,工作中崔强看不惯的事不少,特别是单调重复的工作、紧张疲惫的加班和沉闷压抑的气氛,让崔强又有了想离开的念头。

  专家:不可这山望着那山高

  不少刚毕业的新人自恃能力高,觉得现在的工作太屈才,刚踏进单位就计划着跳槽。结果跳来跳去,还是原来的山头最高。这个时候需要懂得自己平衡心理。抱有一颗平常心,不要一窝蜂去扎堆,要选择与自己匹配的职位。找工作就是人岗匹配,适合自己,不能高攀,高攀了很难找到,也不能低就,低就了就会浪费自己的资源,导致心态不好,引发跳槽。职业规划就是找到这个最佳匹配点及未来各阶段的发展平台。

  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知识,具备专业特长,思路开阔,善于与人合作的大学生,是老板所喜欢的类型。从上班第一天开始,就要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取长补短。要保持谦虚的心态:虚心、耐心、热心、诚心,这是职场新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扎实的工作作风,敬业精神,企业就会欣赏你,心态就会变得豁达开朗。

  案例四:过于执着

  张文是个本科生,考研的时候,专业成绩不错,外语只差1分。于是,张文下决心考公务员,但是,连考三年,第一年、第二年,明明感到成绩不错,就是没有上线,第三年倒是获得了面试,但是,不过是多当一回分母而已,最终,公务员的梦还是没有实现。可张文还是不甘心,不肯脚踏实地去找工作,他认为:打工就是地狱,公务员才是天堂,既然与天堂也只差一步,那就不能心甘情愿进入地狱,就这样,将自己吊在半空中,不上不下,天堂不知何年有望,“啃老”倒是已成现实。

  专家:避免盲目跟风

  把事情理想化,追求高薪资是年轻人择业的盲点。自己的目标还是第一位的,不要盲目跟风。年轻人还是要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前提,不要盲目追求利益,理想也需要有能力来实现。

  作为大学生来说,自己的职业还是一片空白,首先要为自己定下职业目标,该往什么方向发展。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应该把金钱等作为好工作的首要标准,而是要更快的提升自身素质,累计自己的工作经验,对丰富自己工作经历能打下良好基矗其实没有完美的工作,每个工作都有它好与坏的两面,要学会平衡和知足。同时也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如果不能直接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就可以一边寻找别的工作机会,同时为以后的求职充电、做准备。

  案例五:心理抑郁

  王某是某大学金融专业毕业生,但是本身对于该专业的兴趣一般。主要的就业目标是银行,但是他的性格相对内向,再加上大学时有一门课程是补考,所以面试了五家银行,最后都被拒绝了。第一家银行的面试官还曾经讽刺过他。面试五次失败后,他便躲在家里不再出门见人,成天泡在网络游戏里,足足有半年没有找过工作。遇到人也不说话,出现了抑郁的倾向。

  专家:有情绪就要宣泄

  对于这种情况的毕业生来说,首先,父母要找他谈心,和他建立起信任,让他说出心里话,他到底害怕什么。帮助他重现面试的场景,看清楚由于什么原因,对方拒绝了他。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他的情绪得到宣泄,也有利于帮助他面对现实。此外,还要多加鼓励,帮助他树立自信。面试的问题是有规律的,可以总结出一些常见的问题。还可以进行行为训练,模拟面试等,帮助实现就业。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分享本文到:

关闭
关注更新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