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陷阱&防护解决方案

  招聘陷阱一、骗取资料出售牟利。

  某高校毕业生A在网络上投递了数份求职简历并在该网站登记了自己的履历后,接到某保险公司的面试电话,去现场发现是参加保险业务员的应聘面试。小A发现自己并没有投递过简历给该保险公司。原来是该网站以招聘为由,获取应聘人员详细资料后出售给保险公司牟利。

  解决方案:一网站在简历的公开和用人单位的信息浏览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对企业购买简历库简历的同时做好备案,防止企业对应聘人员进行干扰。二也要提高安全系数,防止某些企业用非法计算机侵入途径获取应聘人员的简历信息。

  招聘陷阱二、利用照片赚取点击率。

  长相不错的王同学看见某某航空公司网上招聘空姐,于是按要求寄去自己的资料和艺术照,半个月后,复试通知没等到,却在网络上看到自己的照片被命名为某少妇玉照,点击率高达2万次。

  解决方案:首先,应该进入信誉度高的专业人才网站应聘。如www.zhaopin.com。由于信誉度高的网站他们会对招聘单位进行比较严格的审核,因此发布的信息较为真实,一般都设立了严格的审查制度,也很少出现欺诈的情况。

  招聘陷阱三、骗取报名费。

  网上的一些招聘启事应聘时,竟屡屡被骗。一位姓张的同学说:"我最近在网上应聘了10多次,先后被骗了5次……"这些同学被骗的经历虽各不相同,但都有类似之处:大多所谓招聘单位在许以高薪岗位的同时,要求的学历、工作经历等"门槛"却普遍偏低;接到应聘者网上报名资料后,这些单位大多都称"准备录用",却需应聘者先汇诸如"注册费"、"档案费"、"培训费"、"资料费"等数目不等的费用给公司;等应聘者将钱汇去后再到网站上查找,就找不到原来的招聘信息了。许多上网求职者填写资料后会收到索要报名费或考试费之类的电子邮件,而一旦将钱汇出,通常没有下回分解。

  解决方案: 凡是对应聘条件中附加了报名费、考试费等条件的招聘信息,一定要高度警惕,按规定这些费用是不能收取的。填写个人资料时,最好不要留下自己的详细住址和手机号码,一般留下电子信箱联系即可,尽可能作一些必要的保留。如果是比较知名的网站可以向该网站的相关部门反映,在自己没有上当的同时也尽量不要让其他人上当。增加对网络广告的企业主的监督力度,遭到应聘者投诉后,遇到有虚假招聘信息、或者有欺诈嫌疑的企业立即停止发布该企业的招聘广告。

  招聘陷阱四、拉人做传销。

  A先生通过某网络求职网站被一家公司录用为业务员了。到该公司上班时被告知必须先交2000元保证金、服装费。交钱后才知道要上班还要先拉5个人前来工作、在其拉来的人中赚取佣金。

  解决方案:对于这类公司,可以去相关的工商部门和劳动仲裁部门举报。建议在网络求职时先了解公司的背景、经营业务、以及自己的工作职责,不要因为一时急于找工作而忽视了这些步骤给一些非法用工单位钻了空子。在自己被骗的同事,亲戚朋友也跟着上当。

  招聘陷阱五、模糊概念、偷梁换柱。

  周同学在网上应聘到私立高中任教,签合同时,该校承诺待遇从优,月薪2000元包食宿,年终福利另算。正式上班时才发现食宿条件恶劣,待遇也无法落实,但迫于高额违约金,有苦难言。

  解决方案:对招聘单位的实际情况要了解清楚。投简历前,可以通过自己应聘单位所在城市的熟人,去打听这家单位的状况,或者通过工商部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核实单位的真实性。复试时,要通过各种渠道对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以摸清应聘单位的发展前景。签订《就业协议书》或者劳动合同时,一定要注明双方谈妥的福利、保险、食宿条件等,这样双方产生纠纷时就不会空口无凭了。

  招聘陷阱六、光环下隐藏的罪恶

  一些"星探"公司发布招聘信息以物色模特为名骗钱的内幕。甚至发现一些所谓的宾馆,以招聘高级公关为名,在网络上招聘卖淫女。而企业经营范围涉嫌变身"皮条客"。

  解决方案:一般来说知名度高的网站是不太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一旦发现有类似的招聘信息,网站应该立即停止发布,并要时对当地公安机关检举。在网上加大省查力度,配备专门的广告监督人员进行信息核查,以及接听应聘人员的投诉电话。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分享本文到:

关闭
关注更新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