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处暑是几月几日几点
导语 2020年8月22日23时45分迎来处暑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
2020处暑是几月几日几点?
2020年8月22日23时45分迎来处暑节气。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秋季的第2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
01 早睡早起防过凉
处暑过后,逐渐开始出现“秋乏”“秋燥”。首先要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建议每天多睡1个小时,争取晚上10时前入睡最好;并要早睡早起,还要适当午睡,这有利于化解困顿情绪,特别是老人。古代养生家认为,老人宜“遇有睡意则就枕”,尤其处暑过后。
民间有句老话:“处暑寒来”。处暑后,早晚温差加增大,如果对夏秋之交冷热变化不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起感冒、肠胃炎等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疾病,即所谓“多事之秋”。在生活起居上,应注意预防过凉、过寒,注意防寒保暖,尽量少用空调;尤其在晚上睡觉时,应在腹部盖上一层薄被,以防脾胃受寒。
02 艾灸护脐病痛少
处暑以后,天气就会逐渐变凉,这个时候养生就要防暑降温慢慢转向防寒保暖这边来。其中,就需要注重肚脐的保暖。
此外,护脐也很重要。肚脐没有太多脂肪而充满神经末梢,寒邪之气易从脐侵入体内,进入我们的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慢性盆腔炎、前列腺炎、膀胱炎等多种疾病。
中医上有一个护脐方法,即艾灸神阙穴(神阙穴位于脐窝正中)。方法:将艾放置在温灸器里点燃,置于肚脐部位施灸;调整升降的高度以调节火力,以微烫而不痛为宜。艾灸器内部为两层,取出内层,可将药饼、蒜、姜等隔于二层之间,名曰:隔物灸。
功效:由于脐通百脉,艾灸神阙穴有调阴阳、补气血、温脾肾等作用。此法除了可以强身健体、防病延衰、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于女性痛经、宫寒也有很好的效果。
要注意的是,处暑后更要注意勤开窗通风,除了让空气流通外,中医上认为虽然已经到了秋天,但夏季的暑湿之气还遗留在室内,开窗通风可以让秋天的肃杀之气驱走暑湿。
03 滋阴润燥少辛辣
秋燥最易伤人体津液。建议多食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水分的食物,以补充人体的津液,防止自己在随后的日子里因为津气亏虚而患病。建议多吃点葡萄、蜂蜜、百合、莲子等清补之品,少吃韭菜、大蒜、葱、姜等辛辣刺激之品,尽量少吃寒凉食物,忌大量生食瓜果。对于脾胃虚寒者,尤其应该谨慎。
中医有“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的说法。处暑后,早晨起来容易感觉口干、咽干,可以喝点淡盐水。早上喝淡盐水,洗肠又解毒,可润肠胃、通大便;晚上喝蜂蜜水,有助于美容养颜,并可补充各种微量元素,很适合在处暑时饮用。
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秋季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可选择一些生津润燥、增酸补气的的药膳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