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百乐门历史

  百乐门于1931年开始建造,由著名建筑师杨锡缪设计,外观采用ArtDeco建筑风格。建筑主体为三层,正门立面处为直线型长窗,楼顶中央延续一座层层收缩的4节圆柱形9米高的玻璃灯塔,灯塔顶部还有一根直上云天的旗杆,周围装饰有霓虹灯,左右两翼又置有通贯上下的灯柱,在当时高楼罕有的上海,这座建筑物显得恢宏醒目。入夜时分,白灯齐放,霓虹闪耀,这座“远东第一乐府”仿佛上海滩一颗流光溢彩的明珠。

  百乐门的开业

  百乐门的全称是“百乐门大饭店舞厅”。即应和了Paramount至高无上的释义,同时寓意诸位宾客进门百事快乐、称心如意的愿景。 1933年,百乐门正式开业,情景可谓盛况空前。开张典礼上,时任国民党政府上海市长的吴铁城亲自出席发表祝词,而市长吴铁城夫人则手持一把”金钥匙”,沿著大理石台阶走到2楼宴舞大厅前,开启了“百乐之门”。

  1933年12月15日的《申报》用了整版篇幅报道了当时的开幕盛况,其中《开幕辞》全文内容如下:

  诸位先生女士:

  “百乐门舞厅”今天落成了,谨在这里□□□位先行一个欢悦的相见礼。

  上海是个物质文明的世界,“百乐门”以娱乐的场合而诞生在这个世界里,无疑地它的建筑和设备,是站在时代的最前线的。

  “百乐门”的定名,是英文“Paramount”的译音,诸位知道它的愿意是“至高无上”。但在这个前进不惜的时代,谁能夸下这大口,“百乐门”,亦仅仅给诸位做个“凡百娱乐的入门之处”而已。虽然它的一切设备,许已合乎“至高无上”的条件的。

  “百乐门”的建筑,足足经历了一年有半的时间,它那“光耀十里的玻璃银光塔”、“庄严富丽的花岗石门面”和“名贵珍异的大理石台阶”,已经够诸位欣赏的了,单这“轮奂典丽”的条件,是费去了40余万元的财力。

  “百乐门”的装修,也足足费了20余万,再加着建筑师、美术工程师的匠心独运,所以它的内部,确实称的起一声“金碧辉煌”,只要走进了它的“玻璃地板”的舞厅,便会心旷神怡,踏上了它的“弹簧地板”的舞厅,便感到灵活适意。

  今天承诸位先生诸位女士的惠临,不胜荣幸,谨以十二分的诚意,欢请诸位,并祝诸位从此踏进了“百乐之门”,永远享受精神上与物质上的无穷快乐。

相关阅读》》》

上海百乐门门票及地址

上海百乐门舞厅图片展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分享本文到:

关闭
关注更新
返回首页